跳到主要內容區
:::

社科院Brown Bag Talk 論水稻種植區域重新配置

日期 : 2023-11-29 單位 : 社科院
【社科院訊】
社科院11月23日午間舉辦本學期第二場Brown Bag Talk「兼顧溫室氣體減量、土地利用與糧食安全的台灣水稻種植區域重新配置」。由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林幸助、本院經濟系副教授李慧琳分享兩人的研究合作,展現生命科學如何與環境經濟結合,並提出有益永續發展的耕作型態。講座由副院長林子欽主持,吸引來自地政、經濟、公行、哲學、國發、土地政策與環境規劃等不同領域師生30餘位參與,足見此議題影響的廣度。

林幸助長期從事系統生態學的研究,和李慧琳的合作緣起於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與氣候變遷經濟模式間的密切互動。此次兩人試圖釐清水稻生產與環境永續間的關聯,兩人專長不僅互補,也可以對於臺灣水稻田政策提出具體建議。林幸助表示,田間氣體量測受限於儀器、天候以及實驗設計,資料取得與累積相當不容易,耗費數年才能得到具有理論根據且符合科學要求的基本數據。他說明稻米種植過程中所產生的甲烷,是造成全球暖化的重點溫室氣體之一。水稻種植過程中,水位高低等因素會影響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為了確保量測的精確,實驗時間變得很長。他也詳細介紹溫室氣體排放的監測結果,以及不同地區、不同農法的碳排差異比較。

李慧琳則接續林幸助的研究成果,以不犧牲水稻產量為前提,透過數學規劃模型,推算改善環境生態為目標下的水稻耕種面積及區域配置。李慧琳表示,如透過稻作區域重新配置,可以減少1961千噸二氧化碳當量,相當於2017年18%的排放量。若以減少甲烷為目標進行稻田重新配置,可省下9518公頃的水稻種植面積,將這些水稻面積轉作大豆,可將大豆自給率提高到8%,為原本自給率的四倍。模擬結果顯示,水稻面積轉作對臺灣的土地利用、環境保護與糧食安全都有相當顯著的幫助。

參與師生紛紛提問,問題擴及量測精度、農民調適、糧食安全以及國土計畫等。看似水稻種植的農業生產議題,引發了自然與社會科學、生產能量與環境永續、地主權益與生態保護等多面向的討論,也再次呼應社科院Brown Bag Talk系列講座的宗旨,透過輕鬆、彈性、開放的對話,促成多元以及創新的想法,期盼最終提出具有公共意涵且可行的政策。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