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政大社科院質性研究工作坊引領風潮 邁向本土理論與方法論觀點

日期 : 2021-07-15 單位 : 國傳英語碩士學位學程
【社會科學學院訊】
本校社會科學學院為建立「質性研究」的發表與交流平台,於7月6到8日舉辦首屆「質性研究工作坊」。本工作坊邀請跨領域的諸位先進與學子們共同研討質性研究之精要。在工作坊當中,本院設計質性研究的研究典範與研究工具、質性研究的運用與影響等豐富且多元主題獲得廣大迴響。

首日,由社科院院長江明修開場,介紹主題演講內容及講者之學經歷、研究領域,以及講述「質性研究方法論:哲學、意義、脈絡」,向大家介紹質性研究,以及質性研究的功能、特徵、核心概念、範疇、應用理論等。第二場次則由哲學系系主任林遠澤講述「詮釋論與批判論」,介紹詮釋學與批判論的理論背景以及與社會行動的「意義」理解問題,利用哈伯瑪斯對於韋伯的批判去探討社會學行動理論的缺點,並透過批判理論去理解和重構社會學、強調理論和實務的結合。第三場次是邀請民族系助理教授劉子愷說明「敘事研究與數位敘事」,從敘事研究的基礎、特徵及發展出發,除了作為互動交流,更可以成就社會實踐,同時介紹現今的通訊科技可以做到「數位敘事」傳達。最後場次則是由文學院院長薛化元闡述「歷史比較/脈絡」,透過K. Mannheim的歷史社會結構論、E. H. Carr的《What Is History》一書帶出「歷史是歷史家和歷史事實之間不斷交互作用的過程,是現在與過去無止盡的對話。」最後透過「戒嚴令」始末及案例的探討,去分析戒嚴令發布的程序不正義問題。

第二天,第一場次邀請研發長倪鳴香講述「生命口述傳記研究」,講者用「源、緣、圓」貫穿整場演講。首先回顧生命口述傳記研究的緣起;再來是穿越生命口述傳記的理解與頓悟,說明文本中話、語的研究,最後的「圓」是分享生命口述傳記的研究案例。第二場次邀請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張慈宜分享「自我民族誌」,講者認為自我民族誌不僅僅是「敘說個人的故事而已」;方法可以透過反映對話、書寫個人生命經驗開始,信奉理論與使用理論則是利用案例去做具體的說明,也可以透過分辨視框的練習達成。第三場次是由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王增勇講述「遇見生活中的權力地圖:建制民族誌」,說明了建制民族誌作用、步驟、立足點與問題意識,最後以建制民族誌如何運用於社工研究與其產生的反思作結。第四場次邀請到新聞學系教授江靜之為大家闡述「論述研究」,講者舉了不同的情境案例,並透過slido平台跟與會者進行線上即時互動,也說明了批判論述分析的不同種類之研究方法。

第三日由民族學系副教授兼行政管理碩士學程副執行長張中復為大家講述「田野研究與參與觀察」,以民族學、人類學與田野研究之間的關係開始,講者分享了「回族學」的人生際遇與中國西北穆斯林社會的情結,然後以學科方法資料的多樣性做簡單舉例、當代民族誌書寫內涵及其討論、文化震撼下價值觀的多元認知與自我調適。第二場次邀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兼實驗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吳芝儀分享「深度訪談與焦點團體」,老師深入淺出地講述深度訪談與焦點團體座談分別的意涵、優缺點、策略、類型、探問及追問方法、結構與回饋方式,甚至訪談應注意的事項等。第三場次由民族學系教授兼土地政策與環境規劃碩士原住民專班主任官大偉說明「質性研究論文撰寫/社會影響」,演講的開端先告訴大家寫出一篇好的論文需要的條件及如何影響社會,引導與會者去做「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思考」,分享講者本人博士論文、田野課程及國際合作的經驗去穿梭學術研究與社會實踐兩者之間。

工作坊的最後,由社科院副院長湯京平及副院長黃東益壓軸登場,主題為「綜合論述」,在本場次將帶領大家進行綜合論述。兩位副院長首先闡述自己與質性研究的「淵源」,同時針對「數位時代下的質性研究」拋出討論議題,議題有「如何在大數據時代找到質性研究的優勢?」、「如何創發與建構本土質性理論與方法觀點?」、「未來如何形成質性研究社群?」、「疫情下的質性研究,對臺灣公共治理與公民社會有何功用?有何反思?」,會議中除了本工作坊的講師之外,會議中更有各校師長一同分享,討論絡繹不絕,會議結束後,與會者們更是馬上成立Line群組,決定繼續在質性研究的範疇裡更多互動。

本次舉辦的首屆「質性研究工作坊」十分成功,雖然因應疫情,全程皆以「線上視訊互動」(Cisco Webex)的方式進行,但是每場次皆有平均超過250人次共同參與,除了讓學術界的不同領域有良好的交流,更是共同思考其在不同領域的應用。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