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政大主辦全國大專校院圖書館館長聯席會 談人工智慧的發展與挑戰

日期 : 2021-05-04 單位 : 秘書處
【校訊記者周佩怡報導】
政大圖書館於4月28日、29日主辦「109學年度全國大專校院圖書館館長聯席會」,邀集全國大專院校圖書館館長及代表在玉山國際會議廳、達賢圖書館、新店白金花園酒店等地,就圖書館管理經驗、問題及未來發展,展開兩天一夜的討論會。

今年主題為「蛻變中的大學圖書館:智慧服務與創新學習」,校長郭明政致詞時表示,擔任校長期間,就碰上COVID-19疫情的考驗,當時學校鼓勵線上併班授課,有效在防疫及教學間達到平衡,並成為加速教學數位化的契機,由此也顯示後疫情時代科技及AI人工智慧發展的重要性。對此,政大圖書館館長陳志銘也補充說明,有感於圖書館的發展受科技影響,服務、資訊系統皆受到衝擊,「但大學圖書館是學術發展的心臟」,因此選定這個主題,探討在科技飛速成長、社會急遽變化的新時代,大學圖書館如何因應。

講座榮幸邀請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講座教授張國恩,以「人工智慧對教育生態的影響—兼論圖書館的挑戰」為題。他解釋現在科技發展得比「莫爾定律」還快,後疫情時代更改變全人類的思考模式。張國恩笑說一開始不受重視的遠距數位學習計畫,卻在疫情過後大獲好評,「太早推出來了,推動的時機不對!」所以想藉由影響力最大的時機做出改變。

張國恩首先介紹人工智慧的種類及發展,且時常穿插教育案例幫助來賓理解。他以遠距數位學習計畫為例,分享有學生覺得父親比較內斂、不懂怎麼擔任這個角色,所以決定透過網路討論父親教育,「從這個案例可以知道,年輕人的觀點正影響教育環境。」證明科技革命促成多元價值的融合,影響教育思維。

談及強、弱人工智慧時,張國恩向在座來賓提問道:「老師只有教導嗎?不能當學習夥伴嗎?」他認為人工智慧不會取代老師,只是改變學生、師資培育方向而已。「各種學習理論有適合的應用領域。」他再以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循環為例,指出裡頭藏有建構主義「學習越多,應用越多」的觀點,而富有人性的老師,同樣依照這樣的模式與學生相處,所以具有不可替代性。

演講來到後半段,內容從簡介理論,進入實際應用。張國恩將人與科技的互動分為三階段:學會科技、從科技學及用科技學。他表示應朝向第三階段發展,視科技為學習夥伴,將人類智慧轉為「擴增智慧」。他繼續講道:「人會不精準,但由科技來做就精準。」所以應採用科學、適性的精準教育,蒐集學習歷程,判斷狀況,規劃學習計畫。

然而,他也指出現在大眾多著重科學思維,而忽略講求營造整體環境的抽象思維。相較實體可見的精準教育,翻轉教育生態的學習環境更注重於無形概念,包含受影響的人力變革、人才需具備的能力、師生角色改變、微專長及適性發展機制的建立。從以上人工智慧的教育實踐可知,人工智慧將在檢索與探索、引導與服務、物流等圖書館經營方面,造成重大改革。

最後張國恩總結未來圖書館的十大挑戰,例如:圖書館員的角色改變與調適、圖書館服務的客製化、圖書館學科導向到跨領域導向的發展、圖書館與數位學習的整合⋯⋯等。同時他也提出思索人工智慧下的偏差與倫理問題、找出圖書資訊學界的核心研究議題與解決策略、重定位圖書館員的能力需求等七大建言,希望未來圖書館能據此精進自身。

由教育部指導的全國大專校院圖書館館長聯席會,自民國78年起由各大專校院輪流主辦,去年第26屆原訂政大為主辦方,卻因新冠肺炎疫情延宕一年,今年終於順利舉行。大學圖書館扮演知識傳遞的重要平台,創新服務與創造價值是大學圖書館需努力的目標使命,會議中不僅有各聯盟列席報告、廠商系統與服務展示,更安排各館館長分組,討論目前圖書館所關注的議題,期待藉此讓館長們激盪出的火花,引領臺灣高教圖書館邁向智慧新世代!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