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探索「魁閣時代」 陳乃華分享中國人類學發展脈絡

日期 : 2021-03-26 單位 : 民族系

【民族系訊】

由於反應熱烈,本學期民族系延續「系友回娘家」活動,結合民族學課程舉辦系列講座。有別於介紹學理與行業應用案例,本學期演講將著眼於學長、姐畢業後在學術界的經驗談,讓同學了解民族學在不同學科之間結合、轉換的可能性。本次演講於3月25日邀請學者陳乃華,以「『魁閣時代』:中國人類學與民族學的研究脈絡與發展」為題,從雲南昆明的魁星樓為連接點,以學者費孝通(1910年-2005年)當年讀書與研究的背景為開端,開啟中國人類學研究的脈絡與未來發展。

 

中國研究經驗的再思考

作為一名研究中國人類學的臺灣學者,陳老師自本校民族學系畢業後,便一直待在中國深耕,如何繼續中國人類學的研究更成為她回臺後不斷思考的問題。為了找到解答,並讓同學了解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在日本殖民、國民政府遷臺等時期相繼影響下的脈絡,陳老師向在座學生娓娓道來臺灣民族學的發展歷史,講述民族學從殖民知識系統過渡到綜合系統研究的過程,點出其與中國人類學之間的關聯,引導學生串連本學期講述中國人類學的課程內容,深化講座與課堂經驗的連結。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中國人類學家背後的愛國情操

提到中國人類學發展,就不得不從清末開始溯源。沿著教育革新到抗戰時期社會混亂的脈絡開始爬梳,陳老師詳細說明了早期中國學者如何引進西方學術概念,以試圖挽救國家面臨分崩離析的局勢;並從「大歷史」的角度切入,講述在時代劇烈變遷的時局裡,中國南北派之所以產生分歧的原因,解釋中國與臺灣兩地研究的差異與各自特色。 

 

研究方法在中國的實踐 

「人類學是一個非常浪漫的學科。」陳老師將自己的求學經歷融入中國大時代的研究背景,分享民族誌如何反覆穿梭在理論與實作間,將研究者獨特的思考模式、價值觀與背景知識進一步揉合,再以田野經驗回應理論;也用理論探索充滿未知的田野地,顯現每一部民族誌背後所帶來的豐碩成果與驚喜。

 

既然提到方法論的研究,就必須提及「費老」(費孝通)以社區研究方式所完成的曠世巨作《江村經濟》,使人類學研究在中國產生飛躍性轉變,從宗教、生活、社會經濟與文化等各層面,拼湊出社會變遷的面貌,成為一個時代社會人類描述文體範本,讓中國從邊疆民族走進漢人社會的人類學研究有所體現。

 

魁閣樓──人類學黃金時代

抗戰開始後,位於雲南昆明的魁閣樓從觀察星宿的氣象機,構成為孕育許多中國人類學重要研究成果的培養皿。陳老師亦提到,無論是何種民族誌,過去中國人類學研究對於「民家」和「漢人」之間的差別並不明顯,故不能將「地方特色」與「民族特色」;而費孝通和許烺光(1909年-1999年)等學者在魁閣樓的智慧結晶,正凸顯了人類學如何在時代的歷史脈絡中,逐漸找到自己的定位,使這套來自西方的研究系統中國化。

 

隨著時間軸的演進,再經歷過文革浩劫後,改革開放的中國百廢待舉,學術研究亦同。陳老師也提到當今對於中國而言,人類學專業自身開始面臨內部本土化的爭議,也期待中國回頭重新檢視早期的南、北派研究系統中,能夠協調魁閣與各派學術傳統間的關係,在日後使中國人類學所詮釋的世界觀更臻完善。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