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悠揚弦樂聲中 傳院講座沙龍討論媒體議題公共性

日期 : 2020-12-10 單位 : 傳播學院
【傳播學院訊】
傳播學院12月7日起舉辦《媒體最好與最壞的時代:觀點,思考,沙龍》系列共六場講座,其中包括11位媒體人、2位學者、弦樂四重奏團,以及6位傳院教師主持討論。一方面針對當前熱議的傳媒時事、趨勢,邀請媒體工作者來議論媒體;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新聞館重新翻修的展演廳落成,以一系列當代與古典融合的講座沙龍,盼透過觀點、思想的交會,重建媒體議題的公共性,同時開啟傳播學院全新的討論空間。

在逐漸壯大數位的時代下,傳播的技術與內容面臨極大的震盪。此系列沙龍以「重新尋找傳播與公共性,百無禁忌傳媒話題現場Call-in:隨叩隨答」討論式講座打頭陣,「重點就是提問跟討論。」主持人、廣電系助理教授黃俊銘為講座的名稱下註解,除了有傳播學院教授馮建三外,也邀請到了政治系副教授葉浩一同擔任話題現場的節目嘉賓,目的也是為了讓夜晚充滿更多對話的可能。講座在「台灣弦樂團」四重奏悠揚的樂聲下開始,讓現場彷彿回到了數十年前的歐洲沙龍時空。

「上個月底,一位單親媽媽勒死兒女兩人,地院判處死刑。12月4日,高市一家四口尋短身亡,熟識鄰居難過流淚。你會注意這類新聞嗎?為什麼?」扣合傳播與公共性的主題,馮建三表示自己有大量閱報的習慣,他好奇像這樣的新聞,是否具有公共性,葉浩則從學術的角度大致將公共性劃分為兩大類,第一種是要攸關人類整體命運的古典定義;第二種則是較接近現代的定義,只要與「大家的生活有關」即具有公共性。前者注重整體的和諧,例如整個國家的穩定與安全,因此弒親、尋短等等,都不符合這樣的公共性;然而在當代社會裡,公共性與社會性的關聯更為緊密,舉凡家庭暴力等,只要攸關大家的生活的事情,都被認為是具有公共性。

面對一位觀眾對政府宣傳的疑慮,葉浩提到在威權陰影的籠罩之下,民主初期的社會時常將敵人預設為政府。「事實是政府與人民要合作,例如防疫。」葉浩認為,要重新思考內心對政府預設的不信任感。「是提供資訊,還是自我宣揚?」公民要有辨別的能力。除此之外,面對中天新聞台的爭議,兩位嘉賓也都延伸討論到臺灣長期以來的國族認同問題。兩人都認為無論政府、媒體甚至社會,都被統獨的議題綑綁太久,臺灣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回到媒體界的討論,有觀眾提問在當今素質不高的媒體環境裡,年輕人該如何突破困境。「新聞媒體的生態爛,其它也沒多好。」馮建三苦中作樂,笑著點出媒體的問題,同時也是臺灣社會的問題。「十年前的我都叫學生不要去當記者,但這十年我反而一直慫恿他們去當記者。」他希望這些充滿抱負的年輕人能參與改變,因為這也是唯一的方法。「前輩都說要忍著,總會有機會,但我當初根本沒看到什麼機會。」葉浩笑著分享當初任職教職所面臨到的荒謬趣事,語氣中無奈卻又抱有希望。「被同化是社會開得玩笑,要忍耐,並進入體制內當臥底。」他一樣期許大家能謹記著初衷,面對可能同流合污的挑戰。

隨著社群媒體的崛起與社會型態的改變,社會是更加靠近或疏離。「因為社群多為私人的空間,關心私領域的時間壓縮到對公領域的關心。」葉浩擔心這個曾經被賦予希望的公共平台,會淪為同溫層的公共平台,看似公眾,實際上卻可能更為分眾。「講公共性大多淪於理性,但感性也很重要。」馮建三在講座最後嵌入了新的思考角度,關於網路上是否真的存在共和式公共空間的問題懸而未決,弦樂四重奏的樂聲為緊湊對話保留了喘息的空間,在媒體最好與最壞的世代裡,改變才正要開始。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