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枷鎖與未來 富察延賀談符號、民族想像與歷史
日期 :
2020-10-15
單位 :
中文系
【中文系訊】
中文寫作中心於10月14日舉辦講座,邀請現任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延賀,以「漢字的枷鎖與中文的困境」為題,思索中文如何為我們帶來創造性,進而成為理解世界的方法,而這當中又產生哪些尚待開拓與解決的問題?
熟稔中西語言發展歷史的富察延賀指出,漢字是一種「人工速記語言」,而非自然生產,屬於「單音節皮欽語」,即表示漢語起源於多種語言的族群相交流而產生。當皮欽語和甲骨文結合後,就形成我們看見漢字的最早型態。
然而,習用漢字、中文的我們,其實已受制於漢語世界的枷鎖,或許也較少意識到以單一眼光看待周邊事物的危險。回溯中國歷史,他說:「漢字型態一直遇到挑戰,如大型戰亂中知識分子的人數大量削減,語言也面臨危機,字的讀音就成為必須被記載的對象。」魏晉時期鮮卑人陸法言編製一種新的記音技術,即「反切法」,成為魏晉到明清時期的重要記音技術手段。
這種情況,直到清末民初章太炎受日文的假名啟發、發明注音符號,才有所轉變,富察延賀強調:「我們必須思考的是,為何中國沒有誕生這種記音符號?」除了記音的技術手段罕見革新,他也提到「中文的困境」,指的是中文在邏輯、文法上的模糊性。例如老子《道德經》有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所謂「民」其實是指愚蠢蒙昧之人,甲骨文中「民」是以針刺目,至春秋戰國時期意義逐漸擴大,「民」指被統治者。而且,跟「民」有關的詞都帶負面義,如「氓」、「泯」等,然而諸如民主、人民等當代慣用詞彙,卻都附加了語言使用者各自表述的曖昧性。
他觀察曾使用漢字的日本、韓國。日本在明治時期展開漢字存留的爭議,是一種漢字折減論,讓其可以迅速與西方觀念接軌,而不被漢字所牽制;韓國則於1970年代開始逐漸廢除漢字。富察延賀提到,漢字字義有很大解釋空間,而由誰來解釋呢?答案是「統治者」。由此漢字成為替統治者服務的利器,當中有許多簡化、模糊地帶,因此他認為漢字文化體系中沒有哲學,「儒家是一種政治學與倫理學,而不是宗教」,儒家沒有本體論思考的內核。又例如「漢字簡化了『國』的概念,事實上美國、英國都不是單一民族國家的概念。中文世界是模糊、不精準的,沒有邏輯所以成為美麗的散文與詩歌。」
另一方面,他以朋友在家自學的孩子為例,知識眼界廣泛,通曉政治、天文,為了配合學校宣傳,能以中、英文寫下所思所感的他,每天卻花數小時在「把方塊字寫好」這件事上。富察延賀指出,若漢字教育仍僅關注字形架構或美感,如此方式可能沒有未來。
最後富察延賀也說明,漢字的「枷鎖」雖是束縛和侷限,但也直言它適合寫詩,因為充滿意象與聯想的空白,如王勃〈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聲音、字形與意義都為讀者帶來畫面感,相當適合用作言語宣傳。
中文寫作中心於10月14日舉辦講座,邀請現任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延賀,以「漢字的枷鎖與中文的困境」為題,思索中文如何為我們帶來創造性,進而成為理解世界的方法,而這當中又產生哪些尚待開拓與解決的問題?
熟稔中西語言發展歷史的富察延賀指出,漢字是一種「人工速記語言」,而非自然生產,屬於「單音節皮欽語」,即表示漢語起源於多種語言的族群相交流而產生。當皮欽語和甲骨文結合後,就形成我們看見漢字的最早型態。
然而,習用漢字、中文的我們,其實已受制於漢語世界的枷鎖,或許也較少意識到以單一眼光看待周邊事物的危險。回溯中國歷史,他說:「漢字型態一直遇到挑戰,如大型戰亂中知識分子的人數大量削減,語言也面臨危機,字的讀音就成為必須被記載的對象。」魏晉時期鮮卑人陸法言編製一種新的記音技術,即「反切法」,成為魏晉到明清時期的重要記音技術手段。
這種情況,直到清末民初章太炎受日文的假名啟發、發明注音符號,才有所轉變,富察延賀強調:「我們必須思考的是,為何中國沒有誕生這種記音符號?」除了記音的技術手段罕見革新,他也提到「中文的困境」,指的是中文在邏輯、文法上的模糊性。例如老子《道德經》有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所謂「民」其實是指愚蠢蒙昧之人,甲骨文中「民」是以針刺目,至春秋戰國時期意義逐漸擴大,「民」指被統治者。而且,跟「民」有關的詞都帶負面義,如「氓」、「泯」等,然而諸如民主、人民等當代慣用詞彙,卻都附加了語言使用者各自表述的曖昧性。
他觀察曾使用漢字的日本、韓國。日本在明治時期展開漢字存留的爭議,是一種漢字折減論,讓其可以迅速與西方觀念接軌,而不被漢字所牽制;韓國則於1970年代開始逐漸廢除漢字。富察延賀提到,漢字字義有很大解釋空間,而由誰來解釋呢?答案是「統治者」。由此漢字成為替統治者服務的利器,當中有許多簡化、模糊地帶,因此他認為漢字文化體系中沒有哲學,「儒家是一種政治學與倫理學,而不是宗教」,儒家沒有本體論思考的內核。又例如「漢字簡化了『國』的概念,事實上美國、英國都不是單一民族國家的概念。中文世界是模糊、不精準的,沒有邏輯所以成為美麗的散文與詩歌。」
另一方面,他以朋友在家自學的孩子為例,知識眼界廣泛,通曉政治、天文,為了配合學校宣傳,能以中、英文寫下所思所感的他,每天卻花數小時在「把方塊字寫好」這件事上。富察延賀指出,若漢字教育仍僅關注字形架構或美感,如此方式可能沒有未來。
最後富察延賀也說明,漢字的「枷鎖」雖是束縛和侷限,但也直言它適合寫詩,因為充滿意象與聯想的空白,如王勃〈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聲音、字形與意義都為讀者帶來畫面感,相當適合用作言語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