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圖書館攜手中信銀行推出「2025閱讀MVP」 CFO職業電競產業大解密

日期 : 2025-11-17 單位 : 圖書館

【圖書館訊】

為鼓勵民眾閱讀並支持國內體育發展,政大圖書館攜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信銀行)推出「2025 閱讀MVP」暨「職業電競產業分享會」,分享會於11月11日下午在達賢圖書館羅家倫講堂登場,特別邀請中信飛牡蠣電競戰隊(CTBC Flying Oyster,簡稱CFO)領隊陳雅雯(Crystal)、戰隊經理尚博弘(Kenny)、戰隊選手沈宗樺(Driver)與蔡明宏(HongQ),以及中國信託育樂公司(簡稱中信育樂)電競營運科科長李御榮等人現身分享。CFO 結束全年賽事後首場校園活動就在政大,以親身經驗暢談電競產業幕後運作、職業選手的日常訓練與心路歷程,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展現閱讀、運動與電競交會的多元魅力。

閱讀結合運動 借書挺職籃

中信銀行「閱讀MVP」專案長期深耕運動與閱讀公益活動,十年來與全臺圖書館攜手合作,串聯起喜好閱讀與熱愛運動的群眾,本校圖書館繼2025年初開始參與中信銀行「閱讀MVP」-「借書換職棒門票」活動,10月份再參與「借書換職籃門票」活動,此次活動計有全臺17縣市公共圖書館及9所大學共同參與,中信銀行總計提供6,000張新北中信特攻籃球隊主場門票兌換券。借書換職籃票活動自10月22日起正式起跑,凡於校內圖書館借閱3本書並填寫活動問卷,即可獲得2張中信特攻籃球隊主場門票兌換券。由於本校師生對於閱讀公益活動熱烈響應,圖書館更與中信銀行合作舉辦「職業電競產業分享會」,讓師生有機會瞭解這項日漸受矚目的新興運動賽事產業。

CFO 講座吸引爆滿人潮 現場如粉絲見面會

CFO戰隊於今年9月在《英雄聯盟》太平洋職業聯賽(LCP)總決賽中奪冠,並於2025《英雄聯盟》世界大賽闖進八強,創下隊史最佳成績。11月11日「職業電競產業分享會」吸引超過130位觀眾參與,現場座無虛席,有許多身著CFO隊服與外套的粉絲熱情參與,甚至有觀眾站在後方全程聆聽,場面宛如粉絲見面會。本活動同步於YouTube直播,線上線下合計吸引逾200人參與,展現CFO的高人氣與電競魅力。

活動由圖書館創新組沈怡組長揭開序幕,談到政大與中信銀行及中信育樂合作推動「閱讀MVP」的契機,不僅在於鼓勵閱讀,更希望藉由本次講座,讓同學汲取電競產業的第一手實務經驗,啟發跨領域學習與思考,未來能在電競與運動產業中發揮所長。

臺灣睽違十年再闖八強  世界賽八強經驗談 

CFO成為臺灣睽違十年再度闖進《英雄聯盟》世界賽八強的隊伍,選手Driver分享首次參加世界賽的心情,他坦言賽前相當緊張,但上場後以平常心應戰,反而讓表現更為穩定,世界賽是一次寶貴的學習經驗,也讓他深刻體會到「心態調整」對於職業選手的重要性。

同樣首次踏上世界舞臺的HongQ今年剛滿18歲,他興奮地分享能在比賽中對戰自己的偶像Faker很開心,並立下「成為操作更好的選手」的目標。

戰隊經理Kenny坦言,能晉級國際賽八強並不容易,但團隊初期並未設定名次目標,而是著眼於讓選手穩步成長、減少壓力,更期許接下來可以再展現更好的團隊默契與戰力;領隊 Crystal 分享戰隊名稱的由來,源自企業口號「We are family」中 family 的諧音,象徵團隊精神與堅毅力量。

業餘與職業的分野:思維與責任 

談及職業與業餘玩家的差異,Driver認為關鍵在於「思維方式」。他說:「一般玩家打遊戲是為了娛樂與享受過程;但職業選手會思考如何讓團隊贏得比賽,因此積分高的玩家不一定能在職業舞上有好成績。」戰隊經理Kenny也補充:「一個是玩遊戲,一個是工作。」他進一步解釋,當遊戲成為職業後,選手除了要面對勝負壓力,還需承受教練指導、與隊友磨合等挑戰,這是一段進入職場、學習責任與合作的重要歷程。

從傷害防護到專業管理  電競戰隊如何賺錢? 

CFO戰隊的分工精細、職責明確,除了教練、選手、領隊與戰隊經理外,還設有防護員,協助選手進行身體調整與預防運動傷害。HongQ分享,長時間以滑鼠操作、每天訓練超過十小時,容易出現滑鼠肘等手肘過勞症狀;Driver也坦言,除了手部肌肉緊繃外,久坐與姿勢不良容易造成駝背與頸椎問題。為維持身體狀況,他會透過拉單槓矯正脊椎,並進行基礎體能訓練,以強化肌耐力、維持穩定表現。

領隊Crystal表示,中國信託身為國內金融產業的領導品牌之一,擁有完善的管理架構,能將企業資源共享給CFO戰隊,成為最堅實的後盾。她指出,CFO 除了專業的教練團與後勤團隊外,還具備法務、會計、人事與財務等職能,充分展現中國信託的整合實力。

針對同學關心的「電競戰隊如何營利」問題,Crystal 分享,除了中國信託的冠名贊助外,也感謝多家合作品牌的支持。她說:「戰隊最重要的任務是打好比賽,讓更多人看見CFO。提高能見度與社群影響力,才能吸引更多合作與贊助。比賽獎金收入,也是收入來源之一。」

投身電競產業  熱情與專業缺一不可

不論是成為職業選手,或參與幕後的行政、行銷與技術支援,許多政大同學都關心「如何投身電競產業」的問題。本場活動主持人李御榮科長同時身兼戰隊的面試主管,他分享自身經驗時笑說:「我曾遇過一位應徵者,談到《英雄聯盟》時整個人閃閃發光,讓我一度以為他是來應徵選手!」這樣的熱情令人印象深刻。

李御榮指出,電競產業所需的人才遠不只教練及選手。包含節目設置、舞搭建、燈光音效、影音剪輯、賽事轉播與後勤管理等領域,皆需要具備跨域能力的專業人才。「如果能把喜愛與專業結合起來,讓興趣成為專業,就能在電競產業中找到發揮的舞,成為真正的複合型人才。」

在成為電競選手之前,Driver小學五年級時開始玩《英雄聯盟》,雖然當時被虐爆一度失去信心。憑著好勝心,他小六回鍋後持續鑽研遊戲,原本夢想當遊戲實況主,於國一時發現自己的實力明顯優於同儕,開始有當電競選手的想法。當年看到 TPA 取得世界冠軍,也讓他對成為電競選手的夢想萌芽,後續加入 J Team 更成為他電競職涯中的重要轉折點。

團戰中的溝通藝術:從「惡魔語」到默契合作

Driver指出「首先,要把中文練好」。溝通最重要的是資訊的準確與節奏,先想清楚哪些是「有用的情報」,避免重複或多餘的發話。團戰前會「預設提前量」,也就是先模擬可能發生的戰況,若實戰與預期相符,就能少講很多不必要的話,讓溝通更精簡。

他笑著補充,語速也很關鍵。「以前打團練或比賽的時候,有個隊友(士傑)每到團戰就特別激動,整段像是在說『惡魔語』,完全聽不懂他在講什麼。後來我們提醒他,不管是團戰還是平常溝通,都保持像平常的語氣就好。」Driver強調,每位選手都可能有不好的溝通習慣,但透過日常團練、教練與隊友的反饋,都能逐步改善。

主持人總結,良好的溝通建立在彼此信任上,提醒對方不要急、穩定節奏,才能讓混亂的團戰慢慢轉為默契的配合。

約團練曾遇到什麼難點?目前獲得那些改善?

當被問到「約團練曾遇過哪些難點」時,戰隊經理Kenny坦言:「訓練賽(團練)之間必須維持一定強度,訓練時才有品質,不然就是浪費雙方的時間。」他指出,一天訓練賽大多進行六場,若雙方實力懸殊,不僅無法練習到重點,對兩隊都會造成傷害。過去CFO在約團練時經常碰壁,但在世界賽表現亮眼後,越來越多隊伍主動邀請他們進行對練。Kenny補充:「不一定要約強隊才會變強,每個賽區都有不同的風格,與各類型隊伍對練一輪後,團隊之間會產生新的化學變化。」

從射擊遊戲選手到戰隊經理:跨界的溝通學

談到從職業選手轉型為戰隊經理的歷程,Kenny分享,最大的挑戰在於「溝通」。他笑言:「以前當選手的時候,隊經理找我談話,我可以左耳進右耳出;現在換成我當隊經理,就要想辦法讓選手願意聽進去,或是願意跟我說他們的心裡話」。他認為,退役後歷經不同職位的磨練,讓他學會用更清楚、同理的方式與選手溝通,也體會到經理角色在團隊運作中扮演的關鍵橋樑。

電競選手的一天:紀律生活與自我管理

有同學提問:「電競選手生活作息是不是很不正常?」

HongQ 分享自己的日常作息:「下午2點起來團練,練個3把,5到7點休息,7點再繼續打3把,結束後打排位,玩到3到4點或更晚,結束這一天後就去睡覺,跟上班一樣。」

Driver:「我是下午2兩點上班,1點20分起來散步約20分鐘,曬太陽,讓腦袋清醒一點,2到5點團練。之後吃晚餐」,他笑著補充「晚餐很重要,一直叫外送會膩,所以我會走到山下,來回要一個小時,但很值得,因為身體變好」。晚上除了打積分之外,Driver 也會去健身房運動,做划船機、踩腳踏車、引體向上等訓練。

電競納入亞運 推動校園扎根與產業永續

當被問及「電競納入亞運後,電競如何獲得更多國家資源支持」時,領隊Crystal表示,這對整個產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她指出,電競不同於籃球或棒球等傳統運動,長期以來缺乏從校園階段培養選手的制度,因此需要讓電競在校園與社會中扎根發酵,讓更多人理解「電競不只是打電動,而是一份職業」。

Crystal認為,電競納入亞運是一項重大里程碑,但與傳統運動項目相比,電競選手所需的培訓與支援系統仍相對不足,必須透過不斷溝通與倡議,讓政府與民間了解其發展需求。她說:「這也是中國信託能發揮影響力的地方。金融業的穩定與專業,能成為推動產業成長的重要力量。」

她進一步指出,雖然臺灣目前的資源不如中國與韓國豐沛,但本土選手的努力與實力同樣值得被看見。「我們希望能與粉絲一起努力,讓電競在臺灣被更多人理解與支持。明年亞運相關協會已經著手準備,我們的任務就是照顧好教練與選手,讓臺灣電競能持續發展。」

何時開始最合適?天分與選擇同樣重要

關於「幾歲/什麼程度可以打職業」的提問,Kenny說明,各大聯賽如PCS年齡限制為16歲可以登錄上場、LCP是17歲,CFO二隊的選手會在16歲到19歲,一隊會落在16到23歲,總年齡多介於16至24歲之間。他指出,除了年齡門檻,天分與經驗都是評估重點:「我們同樣看重老選手的經驗與潛力新秀的組合。」

Driver以自身經驗加以補充:「選擇哪一款遊戲很關鍵,要考慮這款遊戲還能撐幾年。電競雖是新興運動,但若聯賽結束,就會失去舞。除了實力之外,還要思考自己的方向,家人支不支持?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HongQ則建議,若想朝職業發展,「最好在16、17歲之前青訓時就要展現潛力,進步幅度要夠快。」

Crystal 進一步補充,如果是團體類型的遊戲,本身個性及類型要能融入團隊。CFO也曾遇過本身實力很好的選手,因無法融入團體而無法繼續在職業隊發展。

本次「職業電競產業分享會」現場反應熱烈,獲得高度好評。政大圖書館與中信銀行合作推出「閱讀MVP」系列活動,不僅讓同學從學習場域走進電競產業現場,也讓更多人看見電競產業背後的專業、紀律與努力。未來圖書館將持續推動閱讀推廣與跨域學習活動,打造融合知識、創意與實踐的多元學習空間,成為探索新興產業與自我成長的重要基地。

「閱讀MVP」活動目前中正圖書館票券已全數兌換完畢,達賢圖書館票券尚可兌換,邀請師生一起愛閱讀挺運動。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