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政大校友】用一杯咖啡點亮世界 黃尚卿的公平貿易夢與行動實驗

日期 : 2025-11-17 單位 : 秘書處

【校訓記者何昕嬡報導】

每日一杯咖啡,是許多人生活的日常,但很少人曉得,香醇咖啡背後,隱藏著對勞動者的層層剝削。政治系、法碩專校友,點亮咖啡創辦人黃尚卿分享了值得深思的數據:「知名連鎖品牌一杯百元咖啡,咖啡豆成本僅占不到2%;公平貿易咖啡豆成本則約占售價的10%至15%,直接貿易咖啡豆占比則有機會高達20%。」這巨大的差異,反映了咖啡產業背後,不為人知的勞動與人權議題。

坐落於科技大樓商圈寧靜小巷,充滿書香與咖啡香的小店,這裡是「點亮咖啡」(TheLightened)。每一縷咖啡香氣,都是從中美洲、非洲與亞洲等地,遠渡重洋而來。黃尚卿以一杯杯蘊含人道關懷的咖啡,期望為臺灣社會,點亮通往道德消費的溫暖光芒 。

「政治系課程多元,未來職涯路線廣,還能修法律系和外交系的課程。」大學時期,黃尚卿先是考上政大俄文系,一年後,為了探索更寬廣的未來,她轉入政治系。這段獨特的學習經歷,為她打開兩扇迥異的世界之窗。「俄文系老師多為留俄或俄國人,課程中有許多社會主義、共產思想的內涵;政治系老師多留美,課程主流為資本主義與自由市場 。」穿梭在兩種思維光譜,讓她深刻體會到世界的多元,也為日後投入國際關係領域,奠定了兼容並蓄的厚實基礎 。

畢業後,黃尚卿赴美攻讀國際關係,將目光投向人道、貧窮與弱勢議題,並在此時接觸到「公平貿易」(Fair Trade)的概念。「公平貿易強調由產銷雙方共同制定收購價格,不僅提高小農收入,更將部分收益投入當地社區發展,協助小農脫貧 。」

返臺後,黃尚卿決心將理念化為行動,於2014年開設了以公平貿易為精神的咖啡店:「點亮咖啡」。她更進一步以「直接貿易」(Direct Trade)方式,親身實踐從產地直通店面的理想,將經營這間小店,視為一場將嶄新概念引入臺灣的社會實驗。

「公平貿易需經認證團體進行認證,小農需支付相關費用取得認證;直接貿易則不用經過認證團體,由烘豆師、店家直接與小農合作。」為了落實理念,她的足跡遍布中南美洲的海地、瓜地馬拉、哥斯大黎加,以及非洲的衣索比亞等咖啡產地,親自與小農溝通,確保每一顆咖啡豆,都來自最新鮮且友善的源頭。

「在臺灣,道德消費意識仍較薄弱,經營確實困難。」黃尚卿坦言,自2014年創店以來,咖啡店幾經遷移,經營挑戰從未間斷。但她對未來依然懷抱希望,尤其是年輕世代:「他們成長環境較富足,『價值』有機會成為消費的優先考量,而非只看『價格』。」

畢業多年後,為了更深入地投入人權工作,黃尚卿重返校園,攻讀法律碩士。她說,這是為了「聽懂律師的話、看懂卷宗與判決。」這份學以致用的精神,不僅是終身學習的體現,更是為了改變世界而付出的努力。

從咖啡到人權,黃尚卿用自己的步調,溫柔而堅定地關懷著世界。她勉勵學弟妹:「找到自己有興趣且有價值的事物,讓價值成為人生核心,並嘗試用這些價值讓世界更好。」有時候,改變世界不一定要轟轟烈烈。正如點亮咖啡招牌上寫的「用消費改變世界」,一杯有溫度的咖啡,就足以點亮希望,成為改變世界的光。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