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中文系赴韓三校交流 合辦「東亞漢學之傳衍與交會」學術論壇
【中文系訊】
本校中文系為持續深化與國際的學術合作、課程交流及青年學子培育,在「世界卓越100支持計畫(文學院)」支持下,於 2025 年 10 月 27 日至 31 日由中文系系主任陳成文教授偕同高莉芬教授、陳逢源教授、林宏明教授(兼華語學程主任)、陳睿宏教授、楊明璋教授及張芸菁助教,前往韓國天安市的檀國大學及首爾市的高麗大學、成均館大學參訪。此行除了延續中文系過往與三校之交誼,也加強與各校進一步的教學、研究合作,特別以「東亞漢學之傳衍與交會(동아시아 한학의 전승과 교류)」為主題,於三校各安排一場教師間的學術合作交流論壇,為政大中文系與韓國漢學界的對話合作,開啟新的進程。
中文系參訪團於10月28日造訪首爾近郊的天安市檀國大學外國語學院,與張皓得院長及裴銀漢、鄭廣薫、鄭雪瑞等教授進行既深且廣的座談,其中,外國語學院中文系系主任鄭廣薫教授代表檀國大學,欣喜地表示能在秋季這個最美的時節與政大中文系有此一機會共同舉辦學術合作交流論壇,是一場美好的知識饗宴。中文系陳成文主任則推崇檀國大學在教學、研究上的成就與成果,特別是漢文研究的地位,是政大中文系合作的重要夥伴。本場次學術合作交流論壇,本系由陳成文主任與陳睿宏教授發表論文,而檀國大學則由金琪源招聘教授以〈19世紀傳教士與語言接觸所形成的中韓雙語詞典研究現狀〉、裴規利招聘教授以〈朝鮮時代《皇極經世·聲音唱和圖》之受容探究〉為題,發表研究成果。論文發表後,雙方就漢文學相關議題進行討論。陳成文主任表示,此次學術參訪與交流論壇不僅加深雙邊情誼,也為兩校下一階段合作指引具體方向,未來將透過跨國課程與研究等方式,逐步建立臺灣與韓國漢學合作的網絡,期許共同為東亞漢學研究開創新動能。
10月29日則前往高麗大學漢文學系進行交流。上午在王亞楠、魯約翰兩位教授的安排下,參訪高麗大學圖書館漢籍室及為慶祝該校創校120周年特別開放的高麗大學博物館。下午則進行雙方教師代表的學術合作交流論壇,高麗大學漢文學系宋赫基、宋好彬、魯約翰、王亞楠、李美珍、金景等教授出席與會,過去與中文系有密切交流的楊沅錫教授,目前雖在美國進行移地研究,仍特別透過網路視訊連線致開幕詞。本場次的學術合作交流論壇,本系由林宏明教授與楊明璋教授分享研究成果,高麗大學李美珍、金景教授分別以〈朝鮮後期科文選集《儷林》所見科試文體之箴與銘〉、〈《綺里叢話》中的科舉談研究〉為題發表論文。在雙方交流過程,一致認為將在2019年年底所簽訂之跨國三校五系合作意向書的基礎上繼續經營深化,雙方期在既有實施多年的跨國開設國際課程之外,教師間的學術合作交流論壇也是另一種交流的可行面向,將來可朝定期舉行,甚且拓展至學生間的學術研究交流,期待透過更為緊密的合作,為兩校培育跨國漢文學研究人才,做出更大的貢獻。
10月30日參訪的是成均館大學,是本校在韓國最早建立深度合作的夥伴,長久以來成均館大學文學院與中文系互動密切,雙方的教師有「共師同門」的情誼。此行由成均館大學東亞學術院金慶浩院長、文學院金鎬(政大中文系系友)院長以及中文系柳秀旻主任等教授出席接待。由於雙方合作淵源深厚,此段情誼猶如政大在韓國的「學術初戀」,象徵兩校特殊的情感連結與歷史意義。本場次的學術合作交流論壇,本系由陳逢源教授與高莉芬教授發表研究成果,成均館則由孫成俊教授以〈大韓帝國時期媒體接受中國言論與愛國論述〉、洪麟教授以〈「北許南吳」的錯覺與元代理學——以傳入高麗的理學來源問題為中心〉為題發表論文,而雙方發表論文後,提問討論熱烈深入。學術論壇之餘,雙方共同商討教學、研究更緊密制度化的合作意向,進行充分的意見交換。其中包括教學方面以漢文為基礎推展共同授課、課程研習,並計畫恢復教師交換制度;研究方面擬開展教師、學生間的學術工作坊、線上學術研討等,擴大漢學相關研究,逐步累積研究成果;人才培育方面雙方將鼓勵研究生短期研修與訪問,藉以提升國際移動與研究能力,開拓跨國研究視野。
中文系此次至韓國三所大學參訪,並進行三場次的學術合作交流論壇,除了持續深化與國際漢學研究連結之外,也為下一階段更緊密的合作奠定基礎,攜手成為彼此教學、研究的重要夥伴。為雙方培育跨國漢文、漢學研究人才,貢獻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