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創作守護原創 插畫家咚東以親身經驗分享創作與抄襲界線
【產創總中心訊】
產學營運暨創新育成總中心(以下簡稱產創總中心)於 9 月 25 日下午在研創大樓舉辦本學期智慧財產權沙龍系列第一場講座,邀請咚東插畫合作社插畫家暨繪本作家咚東老師,以「從靈感到盜版:創作路上的那些事」為題,與師生分享自身的創作歷程、留學經驗,以及親身遭遇的抄襲事件與智慧財產權省思,現場氣氛熱烈。
咚東老師先以幽默親切的口吻開場,談到自己從彰化出發、就讀臺北實踐大學的心路歷程。他笑說,當年誤以為設計系是「畫畫做美的東西」,入學後卻發現所選的系需要撰寫程式,曾一度想休學。直到接觸到繪本創作,才重新找到方向。他表示「繪本是一種神奇的語言,看似簡單卻能觸動人心。」正是對這份感動的堅持,讓自己立志成為插畫家。之後,咚東老師也陸續出版多部繪本,曾與三麗鷗、中華職棒及親子音樂劇合作,將創作從平面延伸至多元媒介。他認為,每一次合作都是「讓角色被更多人看見」的機會,也讓作品能成為陪伴人心的力量。
他亦分享留學英國劍橋藝術學院的經驗。他提到,初到英國時,語言障礙讓他壓力極大,卻也啟發了他對創作本質的思考。深刻體會到「那裡的老師不看最終成果,而是看你的成長過程。作品不必完美,但要誠實。」也讓他學會透過畫面說故事,進而影響日後對創作教育的理念。
講座中,他特別談到今年初親身經歷的抄襲事件。多年來,他以注音符號設計出結合動物圖像的學習卡牌,深受家長與教師喜愛,銷量達數千份。然而,今年有粉絲告知他,市面上出現一款與其設計高度相似的產品,甚至已預購販售。他表示「我原本以為只是巧合,但比對後發現,許多設計邏輯與我一模一樣。」雖然對方事後回應「僅作參考並已調整」,但處理態度顯得敷衍,讓他決定公開說明事件始末,提醒創作者勇於為自身權益發聲。
咚東老師坦言這次事件雖令人沮喪,卻也意外帶來支持與鼓勵。他也強調面對類似情況,創作者不應懷疑自己,而要學會蒐集證據、理性溝通、勇於維護權益。並補充:「最重要的是保留原始檔案、草圖與時間紀錄,這些都是保護自己的關鍵證據。」
在談及抄襲與二次創作(俗稱二創)的差異時,他以多個繪本與動物角色為例,分析「參考」與「抄襲」之間的界線。也指出若創作者僅以他人作品作為靈感素材並加以轉化,屬於參考;但若邊看邊描或過度模仿,便可能構成抄襲。他也提醒若在網路上販售基於他人角色的「二創商品」,即使是粉絲致敬,也可能涉及侵權問題。
最後,咚東老師談到近年 AI 對創作生態的影響。他認為人工智慧確實方便,但目前仍無法取代人類的創造力與情感。也提到「AI 是一個工具,可以幫助構思或潤稿,但真正能打動人心的,仍是人的思考與溫度。」鼓勵創作者保有好奇心與自省力,不被科技侷限,而要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創作節奏。
產創總中心表示,本次講座不僅讓師生了解插畫與繪本創作背後的努力與挑戰,也藉由咚東老師的親身經驗,提醒大家重視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中心期盼未來能持續邀請不同領域的創作者與專家,協助校內師生在創意與實務之間取得平衡,培養尊重與守護創作的意識。
更多智慧財產權沙龍系列活動,歡迎關注產創總中心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ccucic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