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蜜、飲茶、郊山行,新生探索USR「超政點」








【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訊】
為迎接新學年與鼓勵政大新鮮人認識周邊場域,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日前分別與新生書院及台北市立動物園合作舉辦「新生焦點工作坊」與「三貓生態文化遊程」走讀活動。工作坊帶領新生品嚐大文山獨特的「紅淡比」、「鴨腳木」等蜂蜜,佐以木柵鐵觀音、文山包種、東方美人與蜜香紅茶等冷泡茶,用風味引領新生跨出探索大文山的步伐,以生態走讀體驗指南山水的風土人文。
8月28日的「新生焦點工作坊」中,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以「認識USR・走讀大文山:迎向多元學習的大學生活」為主題,向大一新生介紹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的任務與校內各USR計畫內容,並邀請參與計畫的學長姊分享修課或進入場域的經驗。學長姊透過親身故事的分享,鼓勵新生從自己的背景、興趣與關懷出發,思考在未來大學生涯中,如何找尋並創造自己的社會責任實踐志向。
為勾起新生對政治大學所在的「大文山」興趣,工作坊首先播放由傳播學院廣告系副教授劉俐華以AI技術與地方故事協作創作的《漫談文山・茶香季節》短片。該片以本校畢業校友–木柵鴻智茶場張恩沛的人生故事為啟發,攜手新聞系汪文豪老師、李怡志老師與漫畫家曾建華老師藉由AIGC技術生成動畫畫面與茶葉包裝設計,展現跨領域專業知識如何運用在大文山茶產業推廣,並與地方文化產生連結。
接著工作坊透過「enjoy蜂茶趣」帶領新生品蜜佐茶,品嚐採自政大周邊郊山森林的紅淡比、鴨腳木等大文山特色蜜,從濃淡有別的蜜香中,重新認識平溪、貓空、銀河洞等地區背後鮮為人知的在地故事。像是「紅淡比」樹是日治時期日本移民來平溪採礦時,為祈求平安所栽植;「鴨腳木」則可作為中藥材,所採集的蜂蜜帶有人蔘苦韻,被在地人視為養生聖品。「enjoy蜂茶趣」希望傳遞新生:嘗試社會實踐可從生活體驗為起點,鼓勵選修USR計畫開設的相關課程跨出第一步。
在學長姐經驗分享參與USR計畫的部分,「在地永續·文山共好:社區支持系統打造計畫」除了介紹「社區共善學分學程」讓新生了解多元學習課程,修課的民族系學生平井理子也分享自己受到計劃課程啟發,回日本故鄉實踐在地走讀的歷程;參與「韌性山村‧永續翡翠」的日文系學生楊松翰則分享暑期駐村石碇永安如何參與居民生活進行青銀共學,以在地生態資源特色進行產品包裝與綠色遊程。
其他如「大學與地方記憶:探尋老木柵與老政大」計畫,由計畫助理賴姵妘分享教育系邱美秀老師如何將教育理論融入動物園教案,把在地歷史轉化為教育內容,讓同學能重新與地方產生連結、也參與到將生命與記憶傳承到下一代的過程;「以鄉村地區整體規劃落實里山實踐」計畫的助理李眉軒、陳亞晴,則帶著成立「國土服務團」扎實的社團實作經驗,分享在新竹尖石的所見所聞,如何啟發她們在地政研究所的論文研究。
參與工作坊的新生針對學長姊的分享,反應熱烈,提出許多進入場域可能會遭遇的挑戰,詢問如何克服。新生們也在問卷回饋中表示,這次活動啟發他們對地方全新的觀點,了解原來大學課程有進行社會實踐的多元選擇,並表示未來大學四年會積極參與USR計畫與相關課程。
另外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也與台北市立動物園合作辦理「三貓生態文化遊程活動」,8月31日首場以「穿山甲洞尋蹤線」,帶政大師生從貓空纜車指南宮站出發,一起走入隱藏在貓空猴山岳的生態秘境。動物園委託生態導覽專家李承恩與周時平引領介紹貓空與指南宮周邊豐富的生態世界與產業人文變遷,像是在郊山步道觀察麝香貓的排遺與穿山甲挖掘的洞穴,探索野生動物背後的里山生態。
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執行教育部推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計畫」,聚焦在地連結、人才培育、國際連結等面向,期許透過USR計畫推動大學師生走入場域進行社會實踐,並連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關注的各項議題。透過在本次新生焦點工作坊與走讀活動,培養政大新鮮人胸懷大文山的興趣與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