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屆亞洲財務金融學會年會暨國際研討會 全球學者共探財金趨勢




日期 :
2025-07-07
單位 :
財管系
【財管系訊】
本校財務管理學系主辦「第37屆亞洲財務金融學會年會暨國際研討會(The 37th Asian Finance Association Annual Conference)」,於2025年6月26日至28日,假本校公企中心盛大舉行。來自全球25個國家、超過200位財務與經濟領域的學者與實務專家齊聚臺北,共同探討當前財務金融領域的最新研究與趨勢,展現亞洲財金學界的研究活力與國際影響力。
本屆年會由亞洲財務金融學會會長暨政大商學院副院長陳嬿如擔任大會主席,政大校長李蔡彥與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親臨致詞,肯定政大於國際財務金融領域的領導地位,並高度肯定本次年會推動跨國學術交流與政策實踐的積極意義。
年會共收錄逾190篇研究論文,涵蓋資產定價、公司治理、金融科技、ESG、行為財務與永續金融等多元議題,錄取率僅約三成,足見投稿品質之高與競爭之激烈。會議期間亦舉辦博士生論壇與多場專題座談,鼓勵世代對話與學術連結,進一步推動研究成果的落地應用與實務對話。
兩場主題演講內容精彩,反響熱烈。
首場由首爾大學 Jaewon Choi教授主講,以「Capital Flows, Financial Markets, and Real Effects」為題,剖析資本流動對與企業投資決策的實質影響,特別強調“非理性投資者需求”如何影響資金配置效率,並透過其結構模型揭示資本錯置與總體生產力間的連動。此外,Choi教授於會中亦發表第二項具國際政策意涵的重要研究,主題為「Local Currency Debt and Sovereign Rollover Risk in Emerging Markets」。該研究針對新興市場國家在擺脫1990年代「原罪」問題(即無法以本國貨幣長期借貸)後,所面臨的債務結構新風險提出深刻見解。研究指出,儘管本幣借貸能力已提升,但本幣債務的平均到期期限在近十年卻顯著縮短約20%,導致「再融資風險」大幅上升。
第二場由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Clemens Sialm教授以「Pension Fund Management Around the World」為題發表演講。Sialm 教授首先剖析目前全球退休金面臨的三大挑戰:壽命延長卻未同步延後退休年齡、生育率下降導致高齡依賴比上升,以及整體退休儲蓄不足。他強調,這些挑戰對財政與金融市場皆具深遠影響,需及早因應。他比較了不同國家的退休制度設計,包括「現收現付制」(Pay-as-you-go systems,如德國)與「基金累積制」(Funded systems,如美國401k),並進一步探討「確定給付制」(Defined Benefit, DB)與「確定提撥制」(Defined Contribution, DC)對於勞工儲蓄與投資行為的誘因。Sialm 教授特別指出,從一個全新的退休金設計角度,基金制相較現收現付制度更具彈性與永續性。在進一步介紹的兩項實證研究中,第一項聚焦於美國的退休帳戶,指出即便在同一國家內,不同城市的 401k 管理費用差異極大。例如矽谷的聖荷西(San Jose)僅38個基點,而鄰近的費斯諾(Fresno)幾乎高出一倍,造成長期累積財富的重大差異。他發現,城市的財務素養與企業規模對退休帳戶管理費率有顯著影響,反映退休儲蓄機會的地理不均,進而加劇財富不平等問題。第二項研究則以智利為例,分析其可自由轉換風險等級的退休金制度設計,如何因顧問建議而導致大規模資金流動。該制度中,股票資產主要為國際市場,債券則集中在國內,因此資金在兩者間移動也代表資金在國際與國內上的轉換。Sialm 教授指出,這種制度下的投資建議大多為短期動能策略,造成資產配置偏離退休長期投資目標,對金融穩定構成挑戰。
會中亦發表「亞洲影子金融監理委員會(ASFRC)」聲明,針對亞洲私募股權角色與公私協力關係(PPP)提出政策建言,強調應仿效歐洲投資銀行(EIB)模式,由國家投資銀行提供基礎融資,結合私人資本,以推動創新科技與永續基礎建設。
本次會議得以圓滿舉行,深賴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學系、商學院、國際金融學院與企業永續管理研究中心之通力籌劃與主辦,並感謝臺灣財務金融學會協辦,以及國科會之經費補助,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期貨交易所、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櫃買中心等單位的鼎力贊助。為期三天的會程最終在晚宴中圓滿落幕,會中頒發12篇最佳論文獎,並宣布下屆年會將由首爾大學主辦,持續實踐亞洲財務金融學會促進學術合作、政策對話與全球連結之願景。
本校財務管理學系主辦「第37屆亞洲財務金融學會年會暨國際研討會(The 37th Asian Finance Association Annual Conference)」,於2025年6月26日至28日,假本校公企中心盛大舉行。來自全球25個國家、超過200位財務與經濟領域的學者與實務專家齊聚臺北,共同探討當前財務金融領域的最新研究與趨勢,展現亞洲財金學界的研究活力與國際影響力。
本屆年會由亞洲財務金融學會會長暨政大商學院副院長陳嬿如擔任大會主席,政大校長李蔡彥與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親臨致詞,肯定政大於國際財務金融領域的領導地位,並高度肯定本次年會推動跨國學術交流與政策實踐的積極意義。
年會共收錄逾190篇研究論文,涵蓋資產定價、公司治理、金融科技、ESG、行為財務與永續金融等多元議題,錄取率僅約三成,足見投稿品質之高與競爭之激烈。會議期間亦舉辦博士生論壇與多場專題座談,鼓勵世代對話與學術連結,進一步推動研究成果的落地應用與實務對話。
兩場主題演講內容精彩,反響熱烈。
首場由首爾大學 Jaewon Choi教授主講,以「Capital Flows, Financial Markets, and Real Effects」為題,剖析資本流動對與企業投資決策的實質影響,特別強調“非理性投資者需求”如何影響資金配置效率,並透過其結構模型揭示資本錯置與總體生產力間的連動。此外,Choi教授於會中亦發表第二項具國際政策意涵的重要研究,主題為「Local Currency Debt and Sovereign Rollover Risk in Emerging Markets」。該研究針對新興市場國家在擺脫1990年代「原罪」問題(即無法以本國貨幣長期借貸)後,所面臨的債務結構新風險提出深刻見解。研究指出,儘管本幣借貸能力已提升,但本幣債務的平均到期期限在近十年卻顯著縮短約20%,導致「再融資風險」大幅上升。
第二場由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Clemens Sialm教授以「Pension Fund Management Around the World」為題發表演講。Sialm 教授首先剖析目前全球退休金面臨的三大挑戰:壽命延長卻未同步延後退休年齡、生育率下降導致高齡依賴比上升,以及整體退休儲蓄不足。他強調,這些挑戰對財政與金融市場皆具深遠影響,需及早因應。他比較了不同國家的退休制度設計,包括「現收現付制」(Pay-as-you-go systems,如德國)與「基金累積制」(Funded systems,如美國401k),並進一步探討「確定給付制」(Defined Benefit, DB)與「確定提撥制」(Defined Contribution, DC)對於勞工儲蓄與投資行為的誘因。Sialm 教授特別指出,從一個全新的退休金設計角度,基金制相較現收現付制度更具彈性與永續性。在進一步介紹的兩項實證研究中,第一項聚焦於美國的退休帳戶,指出即便在同一國家內,不同城市的 401k 管理費用差異極大。例如矽谷的聖荷西(San Jose)僅38個基點,而鄰近的費斯諾(Fresno)幾乎高出一倍,造成長期累積財富的重大差異。他發現,城市的財務素養與企業規模對退休帳戶管理費率有顯著影響,反映退休儲蓄機會的地理不均,進而加劇財富不平等問題。第二項研究則以智利為例,分析其可自由轉換風險等級的退休金制度設計,如何因顧問建議而導致大規模資金流動。該制度中,股票資產主要為國際市場,債券則集中在國內,因此資金在兩者間移動也代表資金在國際與國內上的轉換。Sialm 教授指出,這種制度下的投資建議大多為短期動能策略,造成資產配置偏離退休長期投資目標,對金融穩定構成挑戰。
會中亦發表「亞洲影子金融監理委員會(ASFRC)」聲明,針對亞洲私募股權角色與公私協力關係(PPP)提出政策建言,強調應仿效歐洲投資銀行(EIB)模式,由國家投資銀行提供基礎融資,結合私人資本,以推動創新科技與永續基礎建設。
本次會議得以圓滿舉行,深賴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學系、商學院、國際金融學院與企業永續管理研究中心之通力籌劃與主辦,並感謝臺灣財務金融學會協辦,以及國科會之經費補助,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期貨交易所、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櫃買中心等單位的鼎力贊助。為期三天的會程最終在晚宴中圓滿落幕,會中頒發12篇最佳論文獎,並宣布下屆年會將由首爾大學主辦,持續實踐亞洲財務金融學會促進學術合作、政策對話與全球連結之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