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社科院行管碩學程日 國立故宮博物院探尋中華文化的瑰寶

日期 : 2025-06-17 單位 :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行管碩訊】
社科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於6月14日舉行113學年度第2學期學程日,在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夏季,行管碩本次學程日走讀帶大家前往國立故宮博物院,體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活動邀請行管碩師長、碩一及碩二在學生參與,更有許多師生們攜帶家人朋友一齊同樂,在暖陽和煦的周末假期,老師和同學們充分展現對學程的熱情支持,參與人數爆棚,師生齊聚交流同歡。

國立故宮博物院於1965年在臺北外雙溪落成,採中國宮殿式建築風格,一至三樓為展覽陳列空間,館藏包含全世界最多的中華藝術寶藏,主要承襲自宋、元、明、清四朝,涵蓋約五千年歷史,總數近70萬件,故有「中華文化寶庫」之稱。國共內戰時期,約有兩船半的故宮文物被運至灣,共計2,972箱;而從北京遷到南京的文物則是計有13,491箱。早期故宮將范寬〈谿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和李唐〈萬壑松風圖〉等三幅北宋巨碑式水墨畫稱為「鎮院三寶」。不過,由於限展書畫保存不易,因此嚴格限制展覽時間,多年才展出一次且短短數日,平時參訪多無緣目睹。反而高人氣的常設性展品,如〈翠玉白菜〉、〈肉形石〉(當天未展出)與〈毛公鼎〉,被合稱為民間版的「故宮三寶」。

北故宮館內囊括了將近數千年中國文化,本次行管碩走讀,我們以文學及藝術教育為主軸,藉由跳脫傳統,縮短文學藝術與人們之間的距離,並在院方安排的四位導覽老師深入淺出地帶領下,穿越「清明上河圖」感受北宋的繁華生活、價值破百億卻鮮為人知的商朝青銅器,遙想古代人的生活方式,跟著導覽老師瀏覽書法、繪畫、銅器、陶瓷器、玉器,讓我們深入了解歷史背景及文物背後的有趣故事!大家一起目睹這些歷史上的珍稀異寶,了解中華文化的魅力及其在當代社會中的意義。

在獲得滿滿的知識洗禮後,同學們前往故宮晶華用餐。執行長羅光達特別感謝大家對行管碩學程日的支持,副執行長甯方璽、王雅萍老師、蘇昱璇老師、也一同共襄盛舉,並獻上祝福。學程辦公室希望藉由每學期期末所舉辦的學程日,提升老師與同學們的交流與互動,增進同學之間的凝聚力與同窗情誼。

溫馨又開心的餐敘尾聲,同學們紛紛與師長同學合影留念,為本次學程日活動畫下句點,也更期待下一次學程日的到來。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