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社科院行管碩專題講座 臺北市副市長張溫德剖析臺北市治理新藍圖

日期 : 2025-04-15 單位 :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訊】
社會科學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臺灣發展重大公共議題」專題講座,4月12日榮幸邀請臺北市政府副市長張溫德,以「臺北市安心活力的未來進行式」為題,剖析當前臺北市面對國際趨勢與城市競爭所採取之多元施政策略,並從安全之都、運動之都、未來之都三大面向,與同學深入交流首都施政未來發展新藍圖。

張溫德歷任臺北市政府副秘書長、內政部參事、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執行長、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處長、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副局長、臺北市都市更新處總工程司等諸多重要職位,公務經歷完整,深具都市計畫專業,同時兼備中央與地方、臺北與新北的治理經驗,實務歷練完整。

演講一開始,張溫德即點出當代城市治理的挑戰—全球氣候變遷、信任赤字、資訊破碎化與地緣政治衝突等,已深刻改變公部門施政環境。面對此一複雜多變的治理生態,臺北市政府以「永續、共融、希望、首都」作為施政願景,並強調「永續」為核心主軸,期盼從日常生活小處著手,落實減碳行動、邁向2050淨零轉型。針對市民最關心的「安全」議題,臺北市政府積極推動社會安全網建構,強化兒少保護、打詐防詐機制,並推動心玲守護計畫、跨局處應變小組及十大兒少保護措施,以建立更健全的公共防護體系。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富比世顧問》(Forbes Advisor)公布之全球安全旅遊城市排名,臺北市名列亞洲治安第二佳城市,展現城市安全治理的顯著成果。

此外,臺北市在智慧治理的努力亦屢獲國際肯定。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2024年公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指數(Smart City Index),臺北市表現傑出,榮獲全球第16名、亞洲第5名,在科技應用、數位治理與市民生活整合方面備受國際肯定,證明臺北在全球城市競爭中已占有一席之地。張溫德於講座中分享,從去年4月3日花蓮強震的即時應變,到日常災害防治、醫療整合與交通便民措施,臺北市正以科技為本,結合AI語音報案系統、災害雲端平臺、智慧車隊管理等創新應用,全面提升市政反應與公共服務效率。市府的急重症整合系統更可即時追蹤患者病情與後送狀況,成為智慧防災的典範。在城市活力方面,臺北透過大型賽事與藝文活動創造經濟效益與市民參與,如已被世界田徑總會(WA)認證為金標籤賽事的臺北馬拉松、大巨蛋舉辦的職棒賽與演唱會活動等,已在113年底為本市帶來逾80億元產值;同時透過潮臺北「TRENDY TAIPEI」概念,經由產業論壇促進產業對話並接軌國際,結合創意與科技,匯流文化娛樂產業能量,推動臺北從首都角色邁向國際文化創意城市。

張溫德亦提到面對當前「暴怒世代」下的信任危機,政府的治理模式必須調整為「夥伴式對話」,從單向施政轉向跨域合作與民眾參與。他強調,正如AMD執行長蘇姿丰所言:「創新不是奢侈品,而是面對未來的必要條件」,臺北將持續以數據、AI與市民生活緊密結合,打造高度參與、開放透明的韌性城市。本場專題演講透過張溫德副市長深入淺出的剖析,不僅讓與會同學更理解市政推動背後的縝密設計與策略思維,也對城市治理與未來公共領導的角色有更深刻的體悟。正如張溫德所強調的,建構一座安心、活力且面向未來的城市,唯有戮力齊心、攜手共創,方能實現。「臺北安心活力的未來進行式」不僅是一場城市治理的願景,更是一份對市民、對未來世代的承諾。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