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媒體與傳播中世界中的身障議題: 南洋理工大學學者Victor Zhuang博士開講

日期 : 2025-03-13 單位 : 傳播學院

【傳播學訊】

來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黃金輝傳播與信息學院的助理教授Kuansong Victor Zhuang博士,於2025年3月初蒞臨政大傳播學院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位學程,於特聘教授林翠絹的「新媒體匯流」課程主講「傳播研究中的身障與共融」。身障共融是一個重要但卻經常被忽視的全球議題,在此講座中,Victor博士探討了數位科技與人工智能如何影響新加坡及其他地區的身障共融。

身障共融的重要性

Victor博士強調,儘管種族、性別和階級問題已被廣泛研究,但身障問題直到最近才受到重視,「身障不應被視為我們施捨或憐憫的議題,而應被視為我們如何重新思考該如何架構媒體、科技和社會的機會。」。他也提到「身障社會模式」,該模式認為社會障礙(例如不友善的環境和有帶有偏見的媒體)會使個人身障,而不僅僅是個人的狀況。他還強調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CRPD)為全球包容性議題的工作提供了框架。

科技與數位無障礙

科技在身障共融中扮演著雙重角色。雖然自動字幕和手語翻譯器等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幫助實現無障礙空間,但它們也反映出對身障使用者的排斥偏見。Victor博士舉例說明人工智能所帶來的雇用歧視及媒體問題,呼籲制定符合道德且具包容性的人工智能政策。

新加坡的身障服務總藍圖(Enabling Masterplan)和SG Enable等機構及計劃在數位包容性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他還討論了有關Singpass應用程式的研究,強調國家數位身份系統如何結合無障礙設計。

身障是創新的動力

Victor博士也介紹了他的獲獎著作《Not Without Us: Perspectives onDisability and Inclusion in Singapore》,該書探討了以身障人士為中心的方法如何促進社會創新。他引用了許多已被廣泛應用的設計,例如路緣石和語音啟動技術,這些原則最初是為身障人士設計的,但現在已被廣泛使用。

身障研究的未來
在問答環節中,學生們詢問了有關身障數據收集和社會態度轉變的問題。Victor博士指出,新加坡在2020年才開始公布身障統計資料,但在定義和解決需求方面仍面臨挑戰。他強調法律可以保護身障群體,但真正的包容仍需要長期的社會變革。

Victor博士透過這場演講強調,不應該以慈善或同情的眼光來看待身障群體,而應該將其視為重新思考媒體、技術和社會結構的機會,以創造一個更包容的社會。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