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校友】「怕屁」放膽去做 《不良大叔》鳥哥的叛逆哲學
日期 :
2024-12-17
單位 :
秘書處
【校訊記者王華琳報導】
政大EMBA校友、現任台北雙星股份有限公司創意長的Bird鳥哥(許鶴錦),與現任教育部次長、臺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雜學校校長蘇仰志等好友共同主持的《不良大叔》,竟意外在Podcast界創下傳奇紀錄。憑藉三人風趣幽默的談吐和鮮明的個人風格,將這檔原本只是記錄好友間輕鬆閒談的節目,意外推上Apple Podcast不分類排行榜冠軍寶座。
「因為他們都以為我們的聊天知識含量很高,但其實我們才是真正『水』的源頭。」鳥哥笑道。《不良大叔》的起點源自好友間定期的保齡球聚會,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單純是為了聽他們聊天,鳥哥、葉丙成及蘇仰志決定將這些對話記錄下來,放到網路上分享。沒想到這樣隨性的舉動,竟意外打開Podcast的大門。他們從對Podcast完全陌生,到摸索設備、實驗錄製,甚至花了三、四個小時才搞定第一集錄音,最後卻讓《不良大叔》受到各年齡層聽眾喜愛。
回憶起節目命名過程,鳥哥提到,相較於其他人提出的正向、陽光名字,他堅持選擇「不良大叔」。他直言:「大家都在講多優良、多優秀,但我們偏偏不想太優秀,也不想被框在規格裡,只能展現符合既定成功標準的樣子。」這份叛逆幽默的精神,可以追溯至鳥哥年輕時的經歷,無論是在公司還是校園體制內,他總是思考如何挑戰框架極限。
談及與不同世代的溝通,鳥哥表示與Z世代相處的關鍵在於尊重與引導,而非說教。他說:「我們不要好為人師,只需做導引,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如果建議真的有用,他們自然會採納。」此外,鳥哥也分享了與女兒的親子互動經驗。他採取不設限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能自由探索,自己則透過討論引導,既尊重孩子的獨立性,也保持了親密的溝通關係。他認為,這樣既能讓孩子感到被尊重,也有助於建立彼此間的互信與理解。
鳥哥進一步分享,這種不受框架束縛的態度,來自於多年來的人生體悟。到了50歲,他逐漸學會與世界和解,懂得放下對許多事的執著,更自在地活出自己的節奏。鳥哥坦言,「卡住」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狀態。他認為,做任何事情無需刻意追求外界評價,而是對自己負責。「如果我們很認真地去做,就會慢慢進步,而當你變得更好,自然就無法被忽視。」
回顧自己的年輕歲月,鳥哥將30歲形容為「放膽拼搏」的階段,鼓勵年輕人在試錯本錢尚在的年紀,大膽嘗試,拓展更多可能性。他指出,40歲是學會取捨的關鍵時期,而50歲則是重新審視人生重心的年齡。人會開始發現,失去的東西固然多,但也因為曾經擁有過許多,才有失去的資格。鳥哥以幽默而坦率的語調,結合自己的經歷,勉勵大家勇敢追求真正想要的生活。即使失敗,也不必懊悔,因為「你現在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要保有將來更多的選擇性。」
政大EMBA校友、現任台北雙星股份有限公司創意長的Bird鳥哥(許鶴錦),與現任教育部次長、臺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雜學校校長蘇仰志等好友共同主持的《不良大叔》,竟意外在Podcast界創下傳奇紀錄。憑藉三人風趣幽默的談吐和鮮明的個人風格,將這檔原本只是記錄好友間輕鬆閒談的節目,意外推上Apple Podcast不分類排行榜冠軍寶座。
「因為他們都以為我們的聊天知識含量很高,但其實我們才是真正『水』的源頭。」鳥哥笑道。《不良大叔》的起點源自好友間定期的保齡球聚會,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單純是為了聽他們聊天,鳥哥、葉丙成及蘇仰志決定將這些對話記錄下來,放到網路上分享。沒想到這樣隨性的舉動,竟意外打開Podcast的大門。他們從對Podcast完全陌生,到摸索設備、實驗錄製,甚至花了三、四個小時才搞定第一集錄音,最後卻讓《不良大叔》受到各年齡層聽眾喜愛。
回憶起節目命名過程,鳥哥提到,相較於其他人提出的正向、陽光名字,他堅持選擇「不良大叔」。他直言:「大家都在講多優良、多優秀,但我們偏偏不想太優秀,也不想被框在規格裡,只能展現符合既定成功標準的樣子。」這份叛逆幽默的精神,可以追溯至鳥哥年輕時的經歷,無論是在公司還是校園體制內,他總是思考如何挑戰框架極限。
談及與不同世代的溝通,鳥哥表示與Z世代相處的關鍵在於尊重與引導,而非說教。他說:「我們不要好為人師,只需做導引,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如果建議真的有用,他們自然會採納。」此外,鳥哥也分享了與女兒的親子互動經驗。他採取不設限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能自由探索,自己則透過討論引導,既尊重孩子的獨立性,也保持了親密的溝通關係。他認為,這樣既能讓孩子感到被尊重,也有助於建立彼此間的互信與理解。
鳥哥進一步分享,這種不受框架束縛的態度,來自於多年來的人生體悟。到了50歲,他逐漸學會與世界和解,懂得放下對許多事的執著,更自在地活出自己的節奏。鳥哥坦言,「卡住」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狀態。他認為,做任何事情無需刻意追求外界評價,而是對自己負責。「如果我們很認真地去做,就會慢慢進步,而當你變得更好,自然就無法被忽視。」
回顧自己的年輕歲月,鳥哥將30歲形容為「放膽拼搏」的階段,鼓勵年輕人在試錯本錢尚在的年紀,大膽嘗試,拓展更多可能性。他指出,40歲是學會取捨的關鍵時期,而50歲則是重新審視人生重心的年齡。人會開始發現,失去的東西固然多,但也因為曾經擁有過許多,才有失去的資格。鳥哥以幽默而坦率的語調,結合自己的經歷,勉勵大家勇敢追求真正想要的生活。即使失敗,也不必懊悔,因為「你現在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要保有將來更多的選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