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南島研究講座接待太平洋島國青年領袖培訓計畫成員 串聯交流經驗

日期 : 2024-11-08 單位 : 南島研究講座辦公室
【南島研究講座辦公室訊】
「太平洋島國青年領袖培訓計畫(Pacific Islands Leadership Program,以下簡稱PILP)」是由前美國副國務卿坎博(Kurt Campbell)於2011年所倡議,外交部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與美國智庫夏威夷東西中心(East-West Center)自2013年起合辦,旨在聯合太平洋島國共同面對氣候變遷、永續發展、環境保護及潔淨能源等當今最為迫切的挑戰。PILP廣邀太平洋地區中來自不同領域的位在職涯初中階段的公共意見領袖,並在臺美兩地各自培訓,本校已經是第二年接待PILP團隊,2024年21名學員分別來自馬紹爾、巴布亞紐幾內亞、斐濟、東加、萬那杜、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庫克群島、索羅門群島、法屬玻里尼西亞及薩摩亞等國。本校南島研究講座透過舉辦「2050藍太平洋策略:分享大洋洲實務經驗」工作坊邀請PILP成員分享分享大洋洲實務經驗,讓參加者能夠深入了解當前太平洋島國所面臨的挑戰。

開場由本校民族系系主任官大偉致詞,他提到政大的南島研究一直致力於應用新的研究方法,並與來自許多國家許多的學者與人民分享,希望能將南島文化傳給我們的下一代。外交部參事黃志勝後續致詞時提到,外交部一直致力於與太平洋上的邦交國與非邦交國深化關係,並共同面對氣候變遷等挑戰。儘管臺灣不是太平洋島國論壇的正式成員,但臺灣有能力也有意願參與太平洋區域事務,持續以「發展夥伴」(Development Partner)身分參與論壇。他也強調臺灣將會持續以「太平洋之道」(Pacific Way)的多元及包容精神與太平洋島國合作,推動切合發展所需之計畫,為太平洋地區之和平、穩定及繁榮貢獻心力。

接下來由青年領袖培訓計畫的成員們發表對於「藍太平洋策略」的見解。首先由斐濟國家廣播電臺(FBC)職員Kreetika Kumar發言,他提到藍太平洋策略的標的包括:保護自然與海洋資源、對抗氣候變遷、興建基礎設施、發展永續經濟、太平洋島國的外交與安全利益,以及移民問題。Kumar總結到,藍太平洋策略需要在經濟發展與永續治理方面取得平衡。第二位發言的是巴布亞紐幾內亞總理府國政委員會衛生政策官員Adrian Kinau,他提到太平洋島國過去幾年一直致力於對抗各種疾病,例如糖尿病、癌症等等,這是因為該地區的人民傳統飲食西化後所導致的問題,因此近些年來政府積極與各界合作,並建立資料庫來改善公共衛生等議題。

第三位發言的是巴布亞紐幾內亞國家統計辦公室主任Justin Gabi,強調太平洋島國與世界一起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性,因為太平洋島國並非碳排放的大國,卻站在承受氣候變遷後果的第一線。Gabi表示太平洋島國不會忽視當今的地緣政治格局,但他也強調會與各種區域夥伴合作,包括美國、澳大利亞、中國與臺灣。他特別感謝臺灣對於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投資,並希望世界各國都能繼續投資太平洋島國,以建構一個永續的未來。最後一位發言的是法屬玻里尼西亞大學的博士生Leialoha Heuea Petis,她表示法屬玻里尼西亞雖然是法國的領地,但政治地位不影響法屬玻里尼西亞積極參與太平洋地區事務的程度。Petis表示2050藍太平洋策略包括海洋治理、戰略性地對抗氣候變遷、永續的觀光經濟。

活動最後由本校語言學研究所副教授戴智偉、外交學系副教授楊文琪、民族學系教授官大偉回應,三位師長皆肯定太平洋地區實踐經驗的寶貴,也期許未來能有更多交流,本活動在熱烈討論下圓滿落幕,參加者們在討論中交換了寶貴的意見,進一步加深了彼此的理解,也為本校與南島地區的夥伴建立起長期合作的橋樑,為持續推動南島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礎。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