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融入教學新典範 劉怡君分享創新教學經驗
【人工智慧跨域研究中心訊】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快速發展,如何有效運用AI工具輔助教學成為教育界關注焦點,本校教學發展中心(教發中心)定期辦理數位工作坊,為教師、助教及學生增強數位工具賦能。教發中心和人工智慧跨域研究中心(AI中心) 10月25日共同邀請本校英國語文學系副教授劉怡君分享其個人與團隊的創新教學經驗,從寫作、閱讀、口說到影音創作等多元應用案例,展示AI輔助教學的豐富可能性,為語言教育數位轉型提供新思路。
「如果連我這種從小最怕理工、最怕數學,甚至電腦出了問題就會崩潰的人都可以學會的話,那麼對各位來說,你們也一定可以學會。」劉怡君以自身經驗開場,強調AI工具的可親近性。她在英語寫作課程中創新導入ChatGPT作為外語學習輔助工具,分享透過精心設計的提示詞(Prompt),建構字彙、閱讀、寫作及口說的互動機制,引導學生與AI互動。工作坊中,她不僅分享實用的提示詞,更現場示範如何運用Voice GPT工具,讓學生能透過手機與AI進行即時對話,獲得即時回饋,大幅增加口語練習機會。「AI能提供無限耐心的會話夥伴,讓學生在低壓力環境下練習英語,其客觀的回饋更能幫助學生持續精進。」
因應AI技術顛覆傳統學習模式,劉怡君創新採用多元評估方式,除最終作品外,更要求學生提供與AI的互動歷程(Chat History)及學習筆記。「因為學生和AI『學習』是在和它互動的過程中產生,所以學生和AI的互動過程需要和完成的作業一起納入評量。透過學生反思與AI互動的過程,也可以幫助他們重新檢視自己的學習歷程。」透過檢視這些互動歷程,教師或學生自己能發現學習亮點與盲點,進而加強或修正與AI互動關係,確保不僅會用它,更能駕馭它,透過AI吸收內化所學知識。
除了傳統的語言教學,劉怡君本學期更創新嘗試讓學生運用AI工具進行創意劇本寫作,將故事轉化為劇本、製作微電影和音樂影片。學生的創新作品在政大英文系YouTube頻道「SparkShow NCCU」上展出,獲得廣泛好評,展現AI輔助教學的無限可能。
劉怡君亦分析學生學習成效並展開AI應用於語言教學研究,更獲得AI中心113年AI跨域研究構想補助,展出初步研究成果,研究發現AI教學應用的成效與三個要素密切相關:學生的基礎專業知識、數位素養(Digital Literacy)和學習動機。強調學習者應具備足夠強的學習動機,才不會過度依賴AI工具而削弱既有能力的養成。而對於AI可能導致學生過度依賴的疑慮,劉怡君認為關鍵在於使用態度與方法:「並不是使用量的問題,而是你如何使用。如果你的態度與使用方法正確,反而能獲得更多學習機會。」她建議在課程設計中,應保持傳統與創新的平衡,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接觸並運用新科技。
對於AI快速發展帶來的挑戰,劉怡君建議老師或同學可以訂閱一些科技頻道,參加增能工作坊,或是加入政大AI臉書社群。在工作坊尾聲引用科技評論家Amber Case的話「We are all cyborgs now」,指出AI已然改變人類的學習過程、決策機制和知識建構方式,教育工作者應以開放態度擁抱這個趨勢,善用科技增強教學效果。
此次工作坊由政大教發中心和AI中心主辦,吸引實體30人、線上近100人報名。劉怡君的創新教學經驗,不僅提供了具體可行的AI教學應用範例,更為數位時代的教育轉型指引方向。
#更多資訊:
SparkShow NCCU頻道:https://reurl.cc/pvk9qd
政大教師AI 臉書社群AI4Edu-Harnessing AI for EFL Education: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harnessingaifore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