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生成式AI襄助英語教學 生成式字典與EMI 語料庫

日期 : 2024-05-27 單位 : 英語教學資源中心
【英語教學資源中心訊】
國立政治大學英語教學資源中心主辦,人工智慧跨域研究中心、雙語及多元文化推動辦公室協辦,名為「Jason老師的生成式AI雜記」的講座於5月24日上午在商學院玉山國際廳舉行。本次講座邀請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張俊盛主講,探討人工智慧(AI)科技如何有效地幫助閱讀與寫作,以及如何應用於英語授課(EMI)課程。本講座吸引各領域教授、大學及研究生、中等學校師生,以及社會人士的參與。此外,數十名其他大學的參與者,也透過網路直播的方式參與本次講座。本場活動由英語教學資源中心主任鍾曉芳開場,她提及講者張俊盛是最投入英語教學的資訊工程教授之一,並衷心感謝他一直以來在這領域的貢獻。

張俊盛以Nils J. Nilsson著作《The Quest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中的名言開場:「AI的探索始於夢想——就如其他的探索一樣」(The quest for AI begins with dreams – as all quests do)。講者表示今日生成式AI達到發展的頂峰,是基於過往不少人士的無私、慷慨與利他主義,這些使各式的資訊能夠串連在一起。接著,講者以科普的形式,闡述過去數十年以來不同重要網路工具的發明(例如:全球資訊網、維基百科與變換器),分享人們對AI觀感上的轉變(樂觀與悲觀),更介紹了ChatGPT及大型語言模型(LLMs)如何產生以及其受人重視的原因。

接著講者講述生成式AI幫助英語教學與學習的幾個方法:生成式字典、EMI語料庫(corpus)與EMI語料索引(concordance)。例如,利用語言學習工具Linggle,當中的生成式字典可以透過字詞搜索,解釋該字詞在不同語境中的意義。學習者再也不用在紙本或網路字典查閱不懂的字詞,但最終得到的僅是脫離語境的解釋。利用該工具,學習者能大幅減少在閱讀期間不必要的干擾、降低認知上的負擔,還能延長知識在記憶裡保留的時間。事實上,Linggle還有其他不同的功能,例如在寫作時建議適合的用字或字詞搭配、語法修改,更提供了不同語法主題的教學影片,以及個人化的文章評分等服務。

講者深信生成式AI有助於EMI的進行。例如,美國不少大學的開放式課程(OCW)就是EMI語料庫典型的材料,對想進行EMI課程的教師而言,十分具有參考價值。耶魯大學的40門課程,總計1,073個課堂的影片及教學內容,均有逐字稿上傳至網路(oyc.yale.edu)。若將所有的逐字稿放到資料夾裡,並透過Linggle工具內置字典的協助,在英語授課課堂裡常見的用語,就會一目了然。教師還能利用Google或其他方式進行語料索引(同時在搜尋器裡輸入「oyc.yale.edu」),就能進一步了解這些用語會在何種課堂情況中被使用。另外,KWIC搜尋也可以在AntConc中進行:選取課堂內容逐字稿的檔案後,相關的常用詞串(lexical bundle)就能被呈現出來。張俊盛更示範了如何透過Unix grep的N-Gram,以獲取相關用語更精細的搜尋結果。

在問答環節裡,講者與校內外的參與者熱烈互動,帶領參與者們看見生成式AI應用在教學中的益處,並引發其共鳴及高度讚賞。本中心再次對張教授帶來生成式AI在EMI的創新教學啟示,表達由衷的感謝。


#更多資訊:
請上官網 www.eminccu.com
FB https://www.facebook.com/nccu.emi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ccu.emi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