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創國學院邀John Postill探討數位民族誌、AI對政治影響

日期 : 2024-05-22 單位 : 創新國際學院
【創新國際學院訊】
創新國際學院於 5 月 3 日與公共行政學系及東亞科技與社會研究國際期刊(EASTS)共同主辦講座,由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資深研究員John Postill主講「AI 的數位政治:民族誌導論」。John Postill也隸屬於數位民族誌研究中心,此次他因於「g0v Summit 零時政府雙年會」進行主題演講而特別來臺,創新國際學院很榮幸邀請他至政大分享數位民族誌(digital ethnography)與生成式 AI 對政治的影響。

在講座的前半部分,John Postill聚焦於數位民族誌的方法論,他說明數位民族誌是「扁平的方法論」(flat methodology),或更簡單地說是考慮「任何對你有用的方法」,而具有多樣性。他指出,傳統人類學方法注重實地參與田野,並積極與該社群互動,而在數位領域中進行民族誌研究,在社群媒體上「潛水」(lurking)及存/歸檔線上資料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他分享研究數位領域政治化和政治領域數位化的案例,在研究過程中,小心追蹤各式各樣的政治討論,並展現這些資料蒐集方法,如何提供社會和政治運動的新見解。

而在問答環節中,與會的幾位人類學家提出數位民族誌方法論的相關問題,並比較傳統的田野調查方法。討論包括研究的時間性(temporality),比如實時研究和線上蒐集存檔材料的差異性,以及應對迅速變化的科技之挑戰。

講座的後半部則聚焦於數位政治脈絡中,當前使用 ChatGPT 等人工智慧(AI)工具的熱潮。 許多聽眾都有親自使用 ChatGPT 的經驗,也很清楚它的能力。John Postill將該應用稱為「胡扯文類」(bullshit genre)而引起觀眾的笑聲,但這樣的詞彙選擇不僅是因為幽默,他也認真地將其置於哲學家 Harry Frankfurt 和人類學家 David Graeber 等學者的論述脈絡中,尤其與人類學家 Ilana Gershon 的文章〈胡扯文類:研究新行動者 ChatGPT 及其兄弟姐妹時要注意的事〉(“Bullshit Genres: What to Watch For When Studying the New Actant ChatGPT and Its Siblings.”)更直接關聯。他著重於可以透過模仿現存的資料類型,進行深度偽造(deepfake)的數位工具,並探討其可能對政治造成的干預。

2024 年時值多國的選舉年,同時生成式 AI的影響力也飛快增長,John Postill的講座適時突顯了上述議題的急迫性,並促進這些新興技術如何重塑政治形貌和影響政策制定等方面的深遠討論。對於科技與社會之間複雜的交互作用,我們應該持續研究並保持警覺。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