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社科院心靈捕手星期三 情緒如潮水 它將你我包圍

日期 : 2024-04-29 單位 : 社科院
【社科院訊】
情緒如潮水,不去感覺,痛苦就不存在?在期中考剛落幕的 4 月 24 日中午,社科院「心靈捕手星期三」邀請大家一同解開壓抑、接納情緒訴說。本次講座由社科院院導師、財政學系教授朱琇妍主持,邀請身心健康中心心理師李清茵,引領同學勇敢建築理解內我的通道。

「最常感受到的情緒是什麼?」李清茵以線上即時調查揭開活動序幕後,「焦慮」兩字大大印入眼簾。接著調查家庭情緒規則,「不要顯露任何傷害人的情緒」與「保留個人情緒」脫穎而出。內隱與壓抑似乎是多數人面對情緒時的選擇。

情緒地雷被觸發時,為何無法接納自我的脆弱?為何害怕負面的自己會被他人疏遠,甚至討厭?這與在兒童期,重要照顧者的對待及相處模式息息相關。李清茵舉四個小孩跌倒後,照顧者的反應為例說明情感依附的類型。首先,兒童在情緒能抒發並被接納的環境成長,較能發展安全型依附;成長後能夠自信自愛,在情緒結束後鼓勵與照顧自己。其次則是自我說服情緒最小化,認為一旦流露即打擾他人而不向外求助者,為逃避型依附。再者是照顧者忽冷忽熱、不穩定的態度,造成個人缺乏安全感,過度依賴他人賦予其自我價值感,為焦慮型依附。最後,照顧者行為反覆無常,使孩子恐懼而在親近與切斷間快速擺盪,無所適從,內在產生批評與認知偏差,就成為所謂的混亂型依附。

李清茵指出,上述性格發展能夠依循「情緒變化三角」脈絡。人們為了避免與感受相處,會啟動倒三角左上方的「防衛機制」,例如麻痺、冷漠或解離。久而久之,每當探測到負面感受,「抑制情緒」成為限縮核心情緒的常用手段,例如以焦慮逃避感受深層的恐懼、悲傷與憤怒。然而壓抑是對自己的暴力。根據研究,長期處於壓抑及過度警戒,會使杏仁核過度活躍,限制前額葉活化,導致喪失判斷事件威脅性之能力,以及注意力不佳與情緒障礙。唯有直視傷口,才有機會修復。因此面對情緒,要做的就是覺察身體感受,走到倒三角的最底下,敲敲「核心情緒」大門,接納、貼近與表達感覺,完善釋放後,回復到平靜自由的真我開放狀態。

世界越快,心則慢;慢,才能覺察。但要如何放慢去感受?李清茵分享運用「五感」(眼耳手鼻口)培養身體覺察力,擁抱如浪潮般來臨的情緒,為它命名,理解發生的事,開啟省思的過程。李清茵分享一則名人故事,提醒大家當下面對的重要性。這名癌症鬥士在苛刻且不合理的教育長期選擇壓抑自己,直到癌症無情敲門,才決定勇敢正視深藏的核心情緒和恐懼。然而很多人明明對自己的情緒有所覺察,卻選擇忽略。李清茵建議,當情緒如潮水般湧來時,我們可以試著創造出時間的空間,放慢節奏,著重於自我感受,為情緒命名。只有接受、面對、處理並放下這些情緒時,不逃避問題,我們才能真正地走出心理的陰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講座的最後,李清茵用金繼來鼓勵同學面對自己的情緒。當陶器出現裂痕時,工匠選擇用金粉修補破損的部分,而非掩飾,使其呈現另一種美麗;同理對應到人身上,我們應該學習面對負面情緒,可以脆弱但要不屈不撓。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