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日本武藏大學教授水口拓壽談術數的思想史研究

日期 : 2024-03-28 單位 : 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辦公室
【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辦公室訊】
本校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於3月14日,展開「論中國近世的儒家與術數:以其風水觀為中心」工作坊——「如何進行術數的思想史研究」。由講座辦公室主任林遠澤開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藍弘岳主持、武藏大學人文學部教授水口拓壽主講、本校歷史學系教授劉祥光與談。

水口拓壽首先說明,如要考察術數在中國及東亞史脈絡中的進程,有透過觀察術數如何影響社會運作的社會史;考察古人如何以術數探究自然現象的科學史;在知識體系中爬梳術數如何遭評價、利用、轉譯的思想史等方法。本次工作坊,主要以思想史學方法提出四個話題進行討論。第一個話題,談知識分子和術數參與者的乖離與交融。「術數」傳統在上古中國早已存在,但這一概念直到漢代劉歆撰寫《七略》時才被發明產生,於是開啟了儒家實踐與評論術數的歷史。歷代儒者認為,正當術數應輔助聖人治國,而非因能趨吉避凶而致人利慾薰心,南宋蔡元定所著《發微論》即為顯著之例。然而,受到科舉制度日益成熟影響下,儒家士人篤信術數者亦所在多有,甚至許多科舉未及第者轉行為職業術數家,可以說雙方存在一種既對立又包容的複雜關係。

第二個話題,談術數與方技的異質性與同質性。劉歆的《七略》不但使術數正式進入知識階層,更對相關學問進行分類。將闡明天道者歸類於術數、說明性命者則分類於方技,後世史書受其影響也多採用此分類。然而,由於術數與方技背後皆為「天人相關」世界觀,因此其間分野並不顯著,甚至有許多相通處。而歷史上,術數與方技二技能也常為同一人所兼備,如宋代蔡元定、元代朱震亨等。

第三個話題,談中國術數和東亞各地術數異同。術數於西元七世紀傳入日本,並在該處發生變化。飛鳥時代起,官方成立陰陽寮負責有關術數之業務,漸漸發展出「陰陽道」學問。到了平安時代,無論是首都平安京的規劃,抑或貴族寢殿造之設計,皆可見滿滿風水思維影子。然而,陰陽道是日本理解的轉化結果,風水觀也漸漸產生僅重視方位而不在乎龍脈、地氣的「家相」學,比之傳統術數已自成一說。而在朝鮮,高句麗曾以地氣盛衰為由探討遷都問題,更成為政治角力下各方說詞。李氏朝鮮時期,兩班階級則以朱熹陰宅論對其薩滿儀式再詮釋。

第四個話題,談術數和科學的中外比較。水口拓壽認為,中國術數與西方代數學、天文學同為人類觀察自然規律的成果。事實上,畢達哥拉斯、克卜勒等「科學家」也有神祕主義、占卜的一面。到了18世紀,受到科學衝擊,清代四庫館臣將天文曆算從術數中「救出」,亦將醫學從方技中獨立出來。而到民國以後,知識分子則試著以科學主義重構術數理論。與談人劉祥光認為,水口拓壽所提各話題乃是橫跨社會學、文化人類學、中國哲學、跨國史學等多領域的議題。不但帶來高度啟發,亦有成為大型計畫的研究潛力。其後,與會學人分別就術數在日本傳播變化、傳統風水與現代建築、歷朝史書方技學問分類脈絡、術數科學化與兩岸《易》學發展、術數庶民化與儒家立場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

工作坊最後,隨著林遠澤向水口拓壽致贈精美紀念禮品,本系列活動也畫上圓滿句點。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