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政大人專題】走向國際 賴惠玲奪客家傑出成就獎

日期 : 2024-02-08 單位 : 秘書處
【校訊記者林婕宇報導】
第10屆客家貢獻獎於12月28日「全國客家日」進行頒獎,本校英文系教授賴惠玲榮獲客家傑出成就獎 「研究發展類」得主,她對此表達感激,也希望持續將客語研究推向國際。從事客家研究近30年的賴惠玲,多年來除致力於客語語言學研究,更盡心於客語保存,建置臺灣第一個本土語言語料庫「臺灣客語語料庫」。

談及最初接觸客語研究的契機,賴惠玲用「愛不釋手」形容大學時修習的語言學,「好奇心一直被挑動,很想知道下一步會是什麼!」後來便持續鑽研此領域,而身為客家人的她,在讀碩士時受到指導老師師大英語系教授李櫻的鼓勵,撰寫碩士論文分析客語,從此便踏上客語研究的道路。

然而,在30年前的臺灣要做客語分析十分不易。因當時網際網路不發達,資料搜集困難,加上客語非臺灣主流語言,能運用的「素材」相當缺少,「我真的就是土法煉鋼,叫助理來抄寫很多教書用的詞典 ,這邊全部都是他們一個個手寫幫我整理的資料。」賴惠玲邊說邊翻閱一大本厚厚的筆記,裡頭滿是她與學生多年紀錄的客語和英文註解。資料後來雖然經過數位化,但她坦言,其實這樣小規模地搜集語料很不利於客語研究及推廣,因此當時她心中就萌生設置國家型客語語料庫的想法。

在2017年《客家基本法》通過後,賴惠玲終於得以實現心願,她協同本校資訊科學系教授劉吉軒及傳播學院教授劉慧雯,以跨領域、跨學科方式攜手合作,爭取客委會預算,歷時五年、耗資約6000萬,臺灣客語語料庫在2022年底正式對外開放(https://corpus.hakka.gov.tw/)。

該語料庫收錄書面語料超過達600多萬字,口語語料達40多萬字,典藏臺灣地區不同腔調的客語,也蒐集許多珍貴語料,對永續保存客語與客家文化樣貌為一大貢獻,現仍持續擴展當中。「他們兩個都在各自專業領域深耕很久,透過跨領域整合,火花才會碰撞起來。」賴惠玲回過頭來看,認為這是本次跨領域合作成功的原因。

賴惠玲不僅立足臺灣,也放眼國際,她時常於國外權威期刊發表客家議題研究。其中,她曾從客家笑話去研究背後含義,她表示自己對語言中的「隱喻」十分有興趣,「笑話其實就是用一些很隱晦的方式講一些議題,但背後傳達了一些文化價值。」她解釋,仔細探究客語笑話的語境,會發現其實一大部分涉及「性別歧視」及「性議題」,例如客家婦女經常被以「他者」的觀點看待,缺少自主論述的空間,反映出早期客家族群中的文化觀點及偏見。

「客語的研究可以登大雅之堂!可以走向國際,讓更多年輕學者願意投入這個領域。」賴惠玲期盼道,眼裡充滿光。提到未來研究的方向,她希望將客家語言及文化與國際接軌,例如梳理出客家語言及文化中哪些價值符合當今108課綱的核心素養,或是聯合國SDGs目標,讓客家文化的價值能與現代產生新的鏈結。最後,她也以自身經歷鼓勵同學,別太焦慮現在所學知識未來用不到,「心定下來,在一個領域裡面專精地耕耘,未來你自然就會知道,它可以怎麼樣被運用。」她肯定地說。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