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創新與實踐 教學精進實驗計畫期末成果會

日期 : 2024-01-12 單位 : 教務處
【教務處訊】
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113年1月9日舉辦112學年度第1學期教學精進實驗計畫期末成果會,由獲得補助的六名教授發表期末成果報告。每位老師分享其如何善用本計畫的贊助經費編排課程,以促進學生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與成效。

體育室張凱隆老師表示,一直以來體育課通常是老師說一,學生做一,為了改變現況,透過課程樂趣化,將樂趣結合技術基礎增強學習動機。他也提到以往課程經常因硬體、軟體限制,教學成效往往無法最大化,然而有了本計畫這筆經費才得以改善,且此等改善受益最多的並非教師,而是學生。

神科所詹銘煥老師也同樣提到課程趣味化,通過模擬實驗、辯論會以及角色扮演等活動,提升學生對自然通識的興趣,並持續蒐集學生意見,以調整課程內容與深度。

公行系謝文琪老師則透過以學生為學習中心的方式進行「合作學習」。藉由實作加深學生學習效果,減少學生透過線上方式討論,增加實體溝通的機會。此外藉由同儕評量與自我反思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自我反思,建立更公平的評分機制。她也提到教師不斷在課程中有意義的介入,才能建立有效合作學習模式。

應數系班榮超老師指出,班上大多學生帶著國高中的解題思維,難以銜接大學課程。為了建構學生邏輯與數學語言系統,除了傳統教學模式外,透過學生分組、上臺演練等方式建立學生的基礎能力,解出答案並非是課程的主要要求,而是著重在解題過程及思考方式之邏輯化呈現,同時也讓學生能從錯誤中學習與反思。

資管系林怡伶老師提到傳統教育經常面臨到課堂中雙向互動不足,以及學生不敢主動發問等問題。為了改善此種情況,她採取翻轉教學、匿名QA的方式來提升學生對課程知識的吸收,並透過期末專題製作,培養學生實作、設計、邏輯與合作能力。

創國學院歐子綺老師則是透過社會實踐、田野參訪等方式,培養學生對社會責任的認知。她提到雖然學生對社會實踐有所感受,且在培養軟實力方面有所進步,但在將課程學習到的內容,運用到現實社會中仍有些困難,只能在能力所及的範圍付出行動。

許多老師也提到在「16+2」的轉型期間,課程安排變得跟以往不同,需要考量的因素變多,因此如何適當的安排課程進度也成為課題之一。

副教務長兼教發中心主任廖興中發言時感謝老師們的熱情參與,此計畫才得以一直延續下去,期望往後的日子各位老師也能繼續支持,讓政大學生能繼續受惠。

與會老師們都表示對教學精進實驗計畫予以肯定與感激。多虧有這筆經費支持,教師們才得以在課程中加入更多實驗性教學,並隨著課堂需求隨時調整。

隨著時代不斷改變,學生對學習的需求與以往不同,教師教學方法更需要不斷與時俱進適切調整,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教學精進實驗計畫提供老師們探索、創新並實踐教學熱忱的前進動力,計畫將永續發展,讓更多有志教學的教師們一展長才。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