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政大國發所、外交所參訪台電 深層認識永續治理

日期 : 2023-12-06 單位 : 國發所
【國家發展研究所訊】
政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及外交所學生於11月27日由本校教授林義鈞與教授張文揚率領,至台灣電力公司林口電廠及綜合研究所樹林所區進行移地教學,本次活動由林口電廠供應組經理劉祥初帶領同仁接待,雙方交流熱切,台電也藉由本次移地教學,協助國發所、外交所師生深層認識該公司永續治理架構及人才培育。

劉祥初首先代表台電致詞歡迎本校師生,也期許這次的移地教學,開拓學生對電力產業的跨域認知,針對結合生態與環保的林口「超超臨界電廠」進行說明,並逐一介紹林口電廠的改建歷史與日常應用。他表示,超超臨界機組擁有高效率、節能及低排碳等特性,使得林口電廠成為超超臨界機組的新世代先驅。此外,為改善煤塵四散等情形,採用統式煤倉、自有卸煤碼頭,取代過去公路、鐵路運煤方式,降低環境衝擊,並全程運煤系統採用全密閉式,以杜絕運煤過程的外部汙染。林口電廠更利用燃煤電廠所排放的進行廢水、煙氣、煤灰創建海洋牧場的腹地,藉由微藻養殖技術,建置箱網,打造藻類、魚類新興生態圈,達到環境永續。

在電廠興建之初,因廠區四周高聳的圍牆以及對於電廠作為國防重工業印象,其改建過程更與環境生態保育爭議不斷。為此,台電遵循保護當地生態及結合地方發展的原則下,將高牆拆除,擴大廠區綠地空間、開放與附近里民共享。為了重現「野百合故鄉」生態美景,電廠也積極復育野百合花,替里民以及老員工找回記憶中樣貌。此外,林口電廠也與當地信仰中心洪福宮廟進行合作,推動社區景觀規劃、提供里民活動中心,肩負起提供優質生活環境的社會責任。

隨後,林口電廠導覽員帶領全體師生參觀廠內園區,不僅詳細說明電廠設備,更透過直接性參與、有趣的互動導覽方式,營造出一個兼具學習與體驗的探索場域,使得參觀者充分認識電廠的千變萬化、林口電廠歷史軌跡與社會責任,讓參觀者以不同的角度反思燃煤機組與永續發展之間的關聯性,並在交流與談話過程中進行深度討論與學習。

林口電廠導覽結束後,全體師生前往綜合研究所樹林所區參訪,綠能生態園區在台電研究員的帶領之下,更加展現台電對於自然生態的關懷,從煤灰再利用所製成的海綿步道、座椅,再到整體生態池的建設,自然與科技的藝術之作在其生態園區相互展演。此外,園區內不僅展現生態復育之景,也建置新興的儲能系統釩電池,相較於一般蓄電池,釩電池擁有更高效、便利的絕佳優勢,也因釩電池為液流電池,利用釩離子價數變化進行儲電,不會有物質衰減、容量遞減等問題,更適合長期使用。在此園區中,涵蓋了多項智慧技術、煤灰再利用、綠能發電及儲能技術,更是未來能源轉型的重要關鍵。

政大國發所前往林口電廠及綜合研究所樹林所區參訪交流活動,在彼此熱絡的交流及大合照後圓滿落幕,雙方都期待在未來能有更進一步的合作互動,為環境永續一同努力。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