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社科院Brown Bag Talk 走在民族科學與空間科學的整合道路上

日期 : 2023-03-31 單位 : 社科院
【社科院訊】
社科院3月30日午間於綜合院館南棟12樓第三會議室,舉辦本學期社科院的第一場Brown Bag Talk,本學期重點為跨領域合作的經驗分享。此系列講座鼓勵與會教授及研究生利用午餐時間,進行社會科學議題的跨領域討論。本場活動由副院長林子欽主持,吸引30餘位師生參與,包括經濟系、地政系、民族系、社會系等不同專業。此次講座邀請民族系官大偉老師以及地政系林士淵老師,分享多年來共同進行的一系列研究。

首先官大偉從民族科學的角度,指出泰雅族遷徙時所創作的古調、歌謠,其實蘊藏對地質、環境生態的認識。他並且透過田野調查,從民族語言的內涵探索地景與生活之間的關係,進而了解泰雅族對於土地使用的視野。透過這樣的過程,研究者可以對於泰雅族的土地使用方式有更深的認識,也進一步促使再思考坡地農業的土地利用。兩位老師也試著回答:原住民超限利用而違反土地使用管制規定的現象,究竟是民族特性使然,抑或是法律制定出了問題?官大偉與林士淵分析多年間的航照圖與衛星影像,觀察作為農業使用的宜林地與周圍崩塌情況間的關聯性。他們發現法律上被定義為不恰當使用的土地,有三分之一的部分其實維持不錯的水土保持效果。依據當年土地利用現況所編定的法定用途,與原住民族的農耕行為之間,存在根本的邏輯差異,也造成違法使用未必等於不合理使用的矛盾。對照國家的土地編定標準與泰雅族長期的農耕行為,發現法律對於山坡地使用強調的標準化與一致性,與泰雅族傳統的隨物種以及地形差異產生的動態農耕習慣,確實是存在扞格的。土地使用管制強調整體的規律,在地農耕則凸顯小尺度的動態利用。

林士淵接著提到空間資料的運用包含三個階段:資料蒐集、資料處理、資料分析,三個階段都可能存在跨域的合作。林士淵以與官大偉合作的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調查為例。研究一開始遇到的困難,是如何應用地理資料系統的概念處理資料。原本林士淵以為只是單存的GIS平台建立,但是後來發現必須具有依據資料屬性分類的能力。將資料適當分類之後,才能進行後續的分析。然而許多質性資料的內容並不統一,必須具備足夠的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才能在資料蒐集的階段就充分看到後續處理以及分析的可能。林士淵跟著研究團隊多次深入山地部落,透過親身體驗,長期累積原住民部落以及農耕的領域知識。兩位老師也提到,多年的現地研究發現,泰雅族地名往往蘊含過去災害的歷史、水文地形的情況、植被狀態等資訊。老師們未來希望能夠將泰雅族的地名意義,應用在防災制度的設計。兩位老師也都同意,跨領域合作不單是不同學科間的結合,也包含原住民知識與現代科學的對話,學術工作者可以協助進行部落知識詮釋,從而建議政府治理體系的調整。

跨領域合作的經驗分享後,許多師生迫不及待發問。經濟系王信實老師提出了兩個問題:跨領域的過程中遇到那些困難,以及學術社群如何看待跨領域合作。林士淵回應在跨領域的合作研究中,可以很清楚看見自己擔任資料整理、視覺化、分析的角色。但是當回到自己的專業學門裡,技術應用本身往往沒有創新的元素,因此容易被認為跨領域合作不具學術價值。然而他也指出,若能凸顯跨域合作的經驗,也可能產生未來研究計劃的亮點。官大偉則認為民族學強調全貌觀,但是學科本身也有限制。民族學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價值、情感,關注面向偏向小尺度,跨學科的合作則能帶入大尺度的視野。但是他也強調技術的應用著重在合適有效,而非一味追求最新的工具。

院長楊婉瑩接著詢問專業與跨領域之間如何兼顧兩者,以及跨領域的痛點如何轉變為亮點?林士淵回應合作時應當放下本身學科的約束,例如自己專長的遙測研究,通常只需在研究室進行影像分析,不需實地考察。然而與官大偉的跨域合作,促使他深入現場,也因此體會到室內資料與戶外現實之間的落差,進而修正慣有的操作模式。合作經驗讓他領悟到,轉折往往發生在挫折當下,犯錯才能到出路。另外他也強調彼此間的溝通,發現相對優勢,慢慢找到最佳合作模式。當然找到好的合作夥伴,除了需要長時間的磨合,也需要一點運氣。老師們笑說,兩個人都是射手座,可能也是合作愉快的原因之一。

跨領域學習和研究是社科院長期努力的方向,透過Brown Bag Talk 的分享,兩位老師做了最好的示範,分享民族科學與空間科學如何相遇及迸出火花。社科院未來還會推出更多場跨域對談,透過本院多元化的專業,激盪出更多創新的研究。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