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社科院PPESA跨域對談 AI、環境與未來美學

日期 : 2023-03-08 單位 : 社科院
【社科院訊】
藝術創作能成為學術研究的方法?當我們辯論著AI可能替代種種人類行為與社會功能時,藝術家又如何回應這個時代?社科院PPESA人文領袖榮譽學分學程的跨域對談講座,3月7日邀請到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劉辰岫,與本校創新國際學院院長暨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杜文苓,為大家巧妙縮短藝術創作與公共治理之間的距離。劉辰岫擁有歐洲物理學碩、博士頭銜,返國後卻毅然脫離學術界投身藝術創作,興辦「人嶼」跨領域創作團體,而近年又重返學術工作。一般人眼中的百轉千折,對劉辰岫而言,卻是「如果物理和藝術都是我喜愛的,那麼它們之間必然有共同之處」。杜文苓則是以社會學背景遁入公共治理領域,從環境議題發展其科技與社會研究,並成立創新民主中心,經歷一次又一次艱困的公民社會溝通對話,看見學術工作的另一種可能。同樣擁有令人驚艷的跨域經歷,兩位在PPESA的對話,又是一場交叉跨域的奇遇。

劉辰岫從自身經歷出發,說明自己何以並未在藝術創作中拋卸科學,且正是科學的專業背景滋養了藝術創作。如同他求學時代的德國學院建築,既是學術空間也是藝術作品。而工研院的研發替代役,則容許他在一個產學的中間地帶裡,有時間與場域探索自我,開啟藝術創作之路。他分享的先期創作,即利用物理學的光影、聲音與肢體動作,產生去中心的互動式展演。此外物理學也允許他更巧妙地利用複合媒材,例如流體的運動、分子的震動、材料的溫度、空照3D列印等,都能展現出絢麗的動態。跨域創作並非易事,劉辰岫回憶曾與電路工程師、軟硬體工程師、建築師等聯手創作,利用電路板、電箱等工程媒材,進行在當時非常前衛的科學藝術沉浸式創作。松菸的即地創作,須於極短時間內風雨無阻地焊電路、寫程式;所幸有一群志同道合且熱情滿溢的夥伴,秉持對科學與創作的信念,才能堅持克服種種現實難題。

在互動聲光已成為臺灣藝術創作顯學的今天,劉辰岫已經轉向未來美學的實驗:人類世的環境與人文議題。例如以不同濃度的硫酸銅水溶液澆灌植物,呈現植物「不健康存活著」的樣態,藉此反映人類世特色。他更進一步結合AI創作,將人們認為美好的青山綠水,融入廢棄物的色彩結構,警示環境汙染的殘酷。他表示藝術與研究看似兩者分異,卻有同樣的啟蒙精神,都帶著訴說的力量,並同樣回答藝術家與研究者個人生命中的提問。

如果研究是以科學的方式,對一個問題意識提出解答,說故事的方式是否也有「超學術」的可能?杜文苓回應藝術作為社會溝通的媒介,可以激發我們對於研究想像、溝通與社會互動的啟發能量。她透過創新民主中心進行社會溝通的經驗,並提出透過不同的形式,藝術也可以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啟發性的互動與討論。例如環境汙染的大哉問,需要大量的數據與科學依據,複雜的地質、氣候、人文等因素,如何藉由視覺與互動的設計允許公民「知情」?藝術創作能不能也是科學研究?如同反石化工業運動的紀錄片,一個環境議題的跨領域研究計畫成果,也能夠成為影展的得獎作品,讓科學家「走上紅毯」。杜文苓指出社會生活中,無處不藝術也無處不溝通,正呼應劉辰岫有關人類世藝術創作的關懷。以2020年臺北市立美術館「台北雙年展」為例,創新國際學院與創新民主中心透過一學期的課程,建構核廢料議題辯論,最終以協商劇場的形式在北美館登場。而參與的社會人士藉由學生演員融入核廢料與各方利害關係人角色,正是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為治理難題開啟想像的示例。

PPESA召集人、政治系翁燕菁老師,於主持本場活動時以「視覺是一種最直接的語言」,邀請同學加入兩位跨域對談者為大家開啟的全新想像。同學不僅關心藝術創作者在臺灣的發聲空間,也關係如AI介入創作的利弊,劉辰岫以開放、務實的科學立場回應,指出藝術創作者不限於另類、批判、不流俗的刻板印象,例如參與創作的電路師傅,自己也從中獲得了許多創作靈感。而AI思考越近於人類,或許更有機會如同人類一般產生私心的關懷,例如對人類世的再省思。兩位身兼創作者的科學家,以「說故事的方式」為大家開啟全新感官體驗,也為本學期PPESA跨域對話講座,拉開華麗而前瞻的一幕。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