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如何形塑臺灣的通識教育? 哈佛前教務長包弼德分享經驗

日期 : 2022-12-08 單位 : 秘書處

校訊記者施楷報導

繼全國大專校院通識教育主管會議上周的成功舉辦,國立政治大學126日邀請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學系教授包弼德(Peter K. Bol),以 世變中的大學博雅教育:談哈佛通識教育改革為題,於達賢圖書館羅家倫講堂進行演講,現場座無虛席。本次的演講由校長李蔡彥主持,並在IGER教育部提升大學通識教育中程計畫臉書粉絲團直播,近200名教育界同仁與學生線上、線下共同參與。

 

李蔡彥在開場致歡迎詞時說到,教育部在今年6月委託本校推行一項通識教育的中程計畫,協助統籌全國大專院校的力量,重新形塑臺灣的通識教育,而哈佛大學的通識教育體制,是臺灣在研究各國通識教育發展時,一個重要典範與指標。政大有幸於包教授來臺參與羅家倫國際漢語講座期間,邀請他在校園分享哈佛大學過去所實行的教改,以及其在任職該校副教務長期間所推行通識教育的經驗。

 

包弼德雖為美國籍,但年輕時卻在荷蘭就讀大學,他分享歐洲的大專學府並沒有開辦通識教育,直到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以下簡稱哥大)進行博士後的研究時,才有機會進一步接觸到通識課。當時哥大的學生必須修一門與當代文明(Contemporary Civilization)相關的通識課,身兼授課教師的他,選擇把古希臘文明和自己的專長──中國歷史和思想進行結合,作為授課內容。據他分享許多哥大校友在畢業後,發現大學時期的通識課是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門課。在校友強烈要求續辦之下,這毅然成為了哥大能夠持續推行通識課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什麼要推行通識教育?包弼德認為不同國家和地區提倡通識教育的原因有所不同。從功能來說,通識教育除了能夠讓來自不同國家或文化背景的學生融合在一起,也能彌補一些地方在中學教育方面的不完善之處,且幫助同學接觸新領域,提高領悟和思想能力。包弼德進一步分享了哈佛大學近30年的幾次教改,以及對通識課的要求。目前該校規定學生必須從以下四類通識課:美學與文化(Aesthetics and Culture)、倫理學與公民 (Ethics and Civics)、歷史與社會及個體(Histories, Societies and Individuals)和社會中的科學與技術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ociety) 中各選一門課。同時,學生也必須修讀其他分類必修課程、實證與數學推理課程。雖然學校各利益方在推行通識教育或在選擇課程或有意見不同,但是各方在開辦通識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 就是希望利用通識教育,讓學生有機會進一步探討社會上重要與緊迫的問題,包括人類數千年來還未解決的問題。

 

談到通識教育的設計,包弼德認為大專院校可以從學生所關心的角度或課題出發,並利用通識課幫助這些剛離開家庭,且逐漸獨立的年輕學子們瞭解他們與彼此、集體和自然界的關聯性。考慮到不同文化都有一定的共通性,他主張大專院校可以把上述的關聯性分類為五大主題:物理世界(Physical World)、生物世界(Biological World)、語言(Language)、機構 (Institutions)與信仰(Beliefs),作為通識課的設計框架。

 

此次的講座獲得許多與會教師和學生的熱烈迴響。在QA提問時間,英語系副教授林質心詢問大專學院在設計通識教育的課程中,如何能夠在基礎性的課程(Survey Course)或允許老師針對課程的目的和問題自行選擇教材兩種模式取得平衡。考慮到學生在接觸陌生的領域時常會面對困難,大專院校是否應該讓學生自由地選擇通識課程?針對問題,包弼德認為沒有確切的答案,原因在於各利益方──包括學生、老師與學校的需求一般都不一樣。從教育者的角度,他認為老師能夠為學生做的最好方式是盡力教學,讓學生能從不同模式的課程中有所收穫。回應資科所研究生沈欣柏有關通識課難度和負荷的提問,包弼德表示哈佛大學以往在推行通識教育改革時,曾面對同學對於課綱或授課模式變動的反彈。據他的經驗,學生一般希望課程在授課和評估方面有一定的可預測性。他談到如何兼顧本業和通識課程的問題一直都存在,回歸到通識教育的本意,包弼德希望同學們能夠利用在通識課中所學的知識,成為一位終生學習者,在踏出社會後不畏挑戰,勇於接觸新事物。

 

#此次講座將於「提升大學通識教育計畫」IGER 的頻道發布,有興趣的教職員工生請點選連結觀看。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