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無處非中 何立行探討作為一種志業的華語教學

日期 : 2022-07-26 單位 : 華文碩
【華語文教學博碩士學位學程訊】
近年來隨著華語學習人口年齡層下降的影響,美國大學的華語教學界已從過去著重初階教學,進展到越來越多對中高階課程之需求。而隨著文明的進程,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高階華語教學有著什麼樣的新任務,以及如何將華語教學作為一種志業,成為了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

以上為美國西點軍校中文系助理教授何立行7月8日於本校華語文教學博碩士學位學程各級華語教學實務系列講座的簡要內容。何立行以該校暑期中文課作為引言,為大家展示了如何以學者葛兆光《古代中國文化講義》,為華裔背景學生安排為期三週半的密集課程,透過每天寫一篇讀後心得的訓練,期末報告時學生已能侃侃而談,並以身為華裔美國人去了解在家庭生活中,哪些日常實踐是受中國文化影響,而日常實踐又是如何影響思維模式。

透過上述的例子,何立行指出中高階學生的比例如今越來越多。在美國外語教學委員會(ACTFL)的分級裡,在高級以上其實還存在著優秀和優異級,只是過去因為華語學習者數量還不夠多,除非是漢學研究或有特殊需求者才會到達此程度,因為高級以上程度的人數比例不多,致使大家的印象就停留在初中高級而已。

至於高級以上的華語學習者又是什麼樣子的呢?「優秀級的華語學習者能夠準確、流利地交流,在正式及非正式場合就多個主題在具體及抽象層面充分有效地進行談話,並能就自己感興趣的題目表達自己的意見;而優異級的華語學習者是受過教育、善於言辭的語言使用者,能以文化上適宜的方式思考廣泛的整體事務及高度抽象的概念,其所闡述的並不一定是自己的觀點。他們能針對不同的聽眾來調整自己的發言,並採用符合文化的道地表達方式。」何立行分別解說優秀和優異級的標準,為大家揭開了高級以上的神秘面紗。

何立行提到教授高階華語的過程對華語老師也是一種學習,老師必須先理解學生的想法,再幫助學生轉化成道地的中文表達。由於學生的成長背景、學習經驗和思辨能力,都可能給老師帶來衝擊。當你試圖去了解時,就已經在學習的路上──這是老師和學生一起學習的歷程,如果能享受這個樂趣,高階華語教學就是適合你的工作。

最後回到講座主題「無處非中」,何立行讓大家思考這樣的講座名稱可能有哪幾種解釋。「無處非中」出自艾儒略《職方外紀》,原意是指地球既是圓的,那世界上每個地方都可能被定義為中心。有人喜歡以大國競爭來理解當前的國際情勢,但現在或許是人類文明的轉型期,過去習慣的人類合作模式,包括政治制度和國際秩序都面臨著價值歧見的衝擊。那臺灣在此文明進程的位置為何?何立行以下列概念來比喻:臺灣文化就像一朵花,生長於土壤(本鄉本土、臺灣島),水分是多元血脈(原住民、各路殖民者、以漢人為大宗的移民、來自東亞和世界各地的新住民),先後曝曬在不同的陽光下(從荷蘭、明鄭、清朝、日本到民國,乃至於美國,各種強勢的外來治理文化),而最關鍵的則是此刻自由民主的空氣。當前自由民主的制度為臺灣提供多元文化接觸、碰撞、交流、相互尊重、包容的環境,使臺灣得以發展出對人類文明進程具有啟發性的獨特的價值。認識到臺灣價值和定位以後,何立行勉勵與會的學生,將華語教學做為一種志業,成為創造資源的人。也提到過去與國立清華大學合作模式的成功案例,期待未來西點軍校與本校不論在教學或是研發領域能有更多合作,透過教學、研發培養更多高階華語教學者和學習者,讓更多優秀的國際人才獲得開啟中華文化資源庫的鑰匙,一同為人類文明邁向下一個階段貢獻心力。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