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宏觀的窮人經濟學 貧者到底怎麼想?

日期 : 2022-05-12 單位 : 法學院

【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訊】
本校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興隆安康.共好文山」大學與社區共善計畫(以下簡稱本計畫)於4月26日舉辦「貧窮實務講座Ⅰ:窮人怎麼想?打開窮人點沙成金的異想世界」,特邀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副教授,同時也是《窮人的經濟學》(Poor Economics: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中文譯者李宗義,透過分享該書背景與內容,讓我們知道經濟學雖然擁有許多艱難晦澀的模型,卻也一樣精彩迷人,其背後蘊藏著一則則精彩的人生故事。

貧窮背後的真實面貌 打破主觀認知

你覺得什麼是「窮」?沒有收入?身負重債?缺乏翻身機會等?這是社會大眾普遍對窮的認知,而政府則會推出相對應的政策,提供更多社會福利,以減緩貧者的經濟負擔;但此舉真的能夠有效解決貧窮問題嗎?

李宗義在講座中首先分享自身在汶川地震災區研究調查的經驗,當時民眾與企業捐贈大量的瓶裝水至災區,但卻沒有思考到居民真正的需求;當地群山環繞,擁有天然的泉水,不須依賴瓶裝水維生。最後居民為求現金應急,將水倒掉而變賣塑膠瓶身;當地人也相對不歡迎專家學者進入該地區協助災後復甦,因為其給人一種生活在象牙塔裡的感覺,常以自身的想像出發,無法體察社會的真實現象及地方居民的需求,僅能解決表象問題。

長時間的追蹤及互動,是貧窮問題有效解方的起點,藉此才能與居民建立良好的信任基礎,理解其行為模式與思考邏輯,並打破研究者主觀的想像。從公部門的角度來說,當政府所觀察到的現象與現實有所落差時,以此制定的政策即無法觸及問題的核心;合適的政策乃奠基於對問題本質精確地剖析。

追根究柢找出背後原因 對症下藥

關於脫貧,社會大眾往往強調人力資本理論的觀點,主張教育與社經地位呈現正相關係,為獲取未來更高的成就,而在讀書及求學上花費更多的時間;然而在貧者的世界裡,如此的思維將會發生變化,李宗義指出貧者基於種種原因,無法將現在的投資與未來的收益畫上等號,加之其擁有的資源與支持有限,更難以負擔投資風險與成本,導致其無法想的那麼深遠,僅能考量立即性的效果。其次基於現實的考量,諸如家中經濟有限,無足夠的資源可以讓每一位孩童上學,尤其是女性,若是求學過程中意外懷孕,則不得不停下學習的腳步,放棄心無旁騖在其求學的道路上精進。

最後李宗義以落後/未開發國家的保險市場為例,說明某些市場或產業對於貧者而言是遙不可及的。窮人並非不購買保險,而是當地科技與醫療受到限制,導致保險公司僅能單純評估被保險者的表象,無法準確解讀其身體狀況,因此無法克服可能的道德風險提供適合的保單。

USR
共好文山計畫團隊積極參與 創造動機

相應李宗義於講座所談到的問題,本計畫團隊嘗試以不同進路及策略,致力於減緩場域中的貧窮議題。團隊以「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第一項「終結貧窮」為核心理念,持續深耕本校鄰近的安康社區,進入場域聆聽居民的聲音及需求,進而以多元的方式連結場域內其他團體,與居民建立緊密的夥伴關係,最後則以各式培力方案共同解決在地問題。如此作法在貧窮議題的解決上,更能接近問題的本質與核心,由此制定的解方亦才能產生更為長久的影響。

本計畫團隊本學期開設「貧窮經濟學專題」課程,邀請校內外對於貧窮相關議題具專業研究或實作經驗的專家學者,分享理論及實務經驗,以強化計畫團隊與本校學生的實踐與研究能力,為本計畫在相關議題的思辨上,注入了嶄新的活水。對於本計畫有興趣的教職員生,請持續關注「興隆安康.共好文山」計畫臉書粉專,或洽詢計畫辦公室(nccuusr@gmail.com)。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