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創碩參訪白色恐怖紀念園區 受難者籲勿忘歷史教訓




日期 :
2022-05-11
單位 :
全球傳播與創新科技碩士學位學程
【全創碩訊】
全球傳播與創新科技碩士學位學程(全創碩) 必修課「傳統與現代專題:台灣與亞洲案例」,由學程主任暨授課教師之一徐美苓策畫的「連結過去與現在」(Connecting Past and Present)主題,為了深化學生對臺灣歷史文化發展的認識,特別於5月6日安排學生參訪原址前身是「景美看守所」的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並邀請出身馬來西亞的白色恐怖受難者陳欽生,以親身經歷英語講述1970年代遭受白色恐怖迫害、刑求的悲慘遭遇,呼籲世人千萬不要忘記血淚斑斑的歷史教訓。
陳欽生站在當年自己被判刑的軍事法庭原址,娓娓道來他在1971年如何從一個成功大學化工系大三學生,只因常去臺南美國新聞處查閱英文書報資料,竟被牽扯進該處一起爆炸案。他遭受一連串酷刑拷打、逼供,儘管不斷重申自己的清白,仍受到殘酷、非人道的暴力逼供。他曾因受不了酷刑三度試圖輕生,後來逼不得已寫下莫須有的自白書,甚至承認加入不存在的共黨組織,遭判處死刑。在家人及馬來西亞政府斡旋下,改判12年徒刑,被陸續移送景美看守所、綠島感訓監獄及仁愛教育實驗所監禁。
座落園區一隅的狹小牢房,曾是關著陳欽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見天日的牢籠。園區的工作人員也特別打開鎖住的牢門,讓全創碩師生跟著陳欽生進了1970年代初期他在景美看守所的囚禁牢房。他憶起自己還是20出頭小伙子時,也曾經有夢想,希望把國語學好,順利完成學業,未來回到馬來西亞當大學教授,想不到這一切一夕變了調,突然其來的12年的白色恐怖冤獄,讓他的人生從此再也回不去。陳欽生在牢房中講述著當時尊嚴被重重踐踏的日子。對許多人而言,園區只是一個歷史參訪景點,但是對陳欽生來說,這地方卻是他一輩子難忘的夢魘。陳欽生說,他要不斷地述說這個故事,讓更多人知道過去發生了什麼事。至於自己已經放下對當時威權的仇恨,他現在已是臺灣人,他很愛臺灣這片土地。
對於陳欽生的遭遇,全創碩參訪師生都感到沉痛及不可置信,很難想像現在臺灣視為理所當然的民主自由,在那個威權的年代會是遙不可及的一場夢。在場師生紛紛針對他的遭遇及白色恐怖議題提出問題,也好奇他對以國際傳播為專業的學子有何期許?陳欽生表示,他希望以自身遭遇呼籲世人從歷史經驗中學習,不要重蹈覆轍,戰爭、政治迫害、屠殺這些悲劇都是可以避免的,他也期望透過自身故事,鼓勵年輕學子建立面對困難的自信,牢記歷史教訓,他強調:「如果有人試圖剝奪他人的自由,你應該要有勇氣挺身而出、對抗他!」
全球傳播與創新科技碩士學位學程(全創碩) 必修課「傳統與現代專題:台灣與亞洲案例」,由學程主任暨授課教師之一徐美苓策畫的「連結過去與現在」(Connecting Past and Present)主題,為了深化學生對臺灣歷史文化發展的認識,特別於5月6日安排學生參訪原址前身是「景美看守所」的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並邀請出身馬來西亞的白色恐怖受難者陳欽生,以親身經歷英語講述1970年代遭受白色恐怖迫害、刑求的悲慘遭遇,呼籲世人千萬不要忘記血淚斑斑的歷史教訓。
陳欽生站在當年自己被判刑的軍事法庭原址,娓娓道來他在1971年如何從一個成功大學化工系大三學生,只因常去臺南美國新聞處查閱英文書報資料,竟被牽扯進該處一起爆炸案。他遭受一連串酷刑拷打、逼供,儘管不斷重申自己的清白,仍受到殘酷、非人道的暴力逼供。他曾因受不了酷刑三度試圖輕生,後來逼不得已寫下莫須有的自白書,甚至承認加入不存在的共黨組織,遭判處死刑。在家人及馬來西亞政府斡旋下,改判12年徒刑,被陸續移送景美看守所、綠島感訓監獄及仁愛教育實驗所監禁。
座落園區一隅的狹小牢房,曾是關著陳欽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見天日的牢籠。園區的工作人員也特別打開鎖住的牢門,讓全創碩師生跟著陳欽生進了1970年代初期他在景美看守所的囚禁牢房。他憶起自己還是20出頭小伙子時,也曾經有夢想,希望把國語學好,順利完成學業,未來回到馬來西亞當大學教授,想不到這一切一夕變了調,突然其來的12年的白色恐怖冤獄,讓他的人生從此再也回不去。陳欽生在牢房中講述著當時尊嚴被重重踐踏的日子。對許多人而言,園區只是一個歷史參訪景點,但是對陳欽生來說,這地方卻是他一輩子難忘的夢魘。陳欽生說,他要不斷地述說這個故事,讓更多人知道過去發生了什麼事。至於自己已經放下對當時威權的仇恨,他現在已是臺灣人,他很愛臺灣這片土地。
對於陳欽生的遭遇,全創碩參訪師生都感到沉痛及不可置信,很難想像現在臺灣視為理所當然的民主自由,在那個威權的年代會是遙不可及的一場夢。在場師生紛紛針對他的遭遇及白色恐怖議題提出問題,也好奇他對以國際傳播為專業的學子有何期許?陳欽生表示,他希望以自身遭遇呼籲世人從歷史經驗中學習,不要重蹈覆轍,戰爭、政治迫害、屠殺這些悲劇都是可以避免的,他也期望透過自身故事,鼓勵年輕學子建立面對困難的自信,牢記歷史教訓,他強調:「如果有人試圖剝奪他人的自由,你應該要有勇氣挺身而出、對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