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To be or not to be ? 社科院PPESA邀陳健民、葉浩談社運

日期 : 2021-10-28 單位 : 社科院
【社科院訊】
社科院人文領袖榮譽學分學程(Philosophy, Politics, Economics, Sociology and Arts, PPESA)於10月26日舉辦跨領域講座,為本學期跨領域對話講座之首發,邀請社會學系客座教授陳健民及政治學系副教授葉浩以「To be or not to be ? 參與社運的掙扎」為題,首度於綜合院館二樓廣場露天進行對話。講座吸引眾多院內外師生報名參加,同時在社科院的邀請下,更有老師召集通識課全班同學到場共襄盛舉。活動舉辦現場原借用100張板凳,早早就坐滿了人,雖然座位不足,大家參與的心不減,直接在會場席地而坐或站立於兩旁後方。自社科院院長楊婉瑩致歡迎辭開場後,全場專注沈靜聆聽本場講座,直到夜幕低垂。

陳健民老師首先提到香港的變化,感慨自身再也無法在香港或中國有這種演講的機會,所以十分珍惜臺灣有許多自由的對話空間。在這次演講的開頭,他以自身參與2014年「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運動的心路歷程,帶出參與社運的四個掙扎,分別為:人生志業的抉擇、經濟與個人安全、家庭的壓力、可能連累他人的愧疚感。即使面對上述掙扎,仍毅然決定參與運動的陳老師認為雖然發展中國的公民社會是一輩子的想望,但香港是他的家,他的土地,他無法抵抗上天的呼召(calling)而不勇往而前。

最後陳老師點回題目「To be or not to be」的真實意涵,並認為梁啟超將這句話翻譯成生與死的問題並不準確,因為哈姆雷特在復仇時,考慮的並非生與死的問題,而是是否要投入生命去追求自我的道德責任。他認為學人都有這種哈姆雷特精神,在深思過後終究會讓他們回應上天的calling,最終走過生死,成為真真正正的人,而這就是存在的課題。

葉浩老師則以他的人生轉捩點來引出抉擇的問題,敘及在教會導師追問心中是否有「尚未和解」之處,而決定回臺教書。而「和解」也因而成就他的研究與實踐主題:轉型正義。然而在回臺後,迅即面臨行為主義影響下政治科學家「遺世獨立」和政治中立的傳統框架。對他而言,不願涉入真實生活的學術氛圍是威權遺緒影響下的噤聲效果,也因啟發他推廣PPE教育(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的動機。因為知識分子終究要回應使命與社會義務,而參與政治便免除不了談論規範性的哲學問題,這些都需要跨學科的整合才能達成。

作為對陳老師「使命說」的呼應,葉老師借用自身公民哲學普及的推動過程,並慶幸自己是最幸運的人,因為他的興趣、天分、工作、使命都是同一件事,而結合這四個元素,就是公共知識分子的傳統和天職。葉老師也以自身在太陽花時在立法院裡面的討論,提醒學子在民主社會中,所有政治目的都是溝通的一環,社會運動是強烈的社會溝通過程,而不是與政治體制撕破臉,並隨時都要確認自己在從事的目的。

回應現場提問時,陳老師提到香港未來的情形時,他說現在香港已從「抗爭的共同體」轉變為「受苦的共同體」,他看到很多年輕人被關入監獄,有人義務探監,或是跟著移監的車輛送手足最後一程,他則努力籌款送書入監獄,鼓勵年輕人讀書,因為書和知識可以打破威權的高牆,並讓他們的思緒闖出監獄之外。但他對香港的未來並不悲觀,「香港人的命運共同體仍牢不可破,只要人性不死就還有希望。」

活動最後在主持人翁燕菁老師幽默的結尾詞、瀰漫著菠蘿包香甜的空氣及同學炙熱的眼神中結束。面對夜幕中遲遲不捨散去的兩百多名師生,楊院長也鼓勵同學時刻思索如何改善社會,因為這始終都是民主深化教育的議題。相信陳健民、葉浩兩位老師的演講,讓與會師生更了解自己身為知識分子的意義及使命,並在自我辯證中,獲得To be or not to be這個問題最終確實的答案。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