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研中心2025年亞洲選舉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深入探討當前民主發展
【選研中心訊】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及政治學系於114年10月25日(星期六),假政大綜合院館5樓國際會議廳辦理「2025年亞洲選舉研究國際研討會」(202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Election Studies)。本次活動由政治大學李蔡彥校長主持開幕式,並由政治學界巨擘普林斯頓大學名譽教授 Christopher H. Achen 發表專題演講,同時邀請來自美國、紐西蘭、日本、韓國及臺灣的學者參與,為亞洲選舉研究的年度盛會。
政大李蔡彥校長致詞指出,亞洲作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在民主發展上展現多元的樣貌。從成熟的民主體制到新興的民主國家,每個國家都有其獨特的經驗與挑戰。期待透過本次研討會的交流,能夠相互學習,為這些共同面對的問題找出可能的解答;也希望藉由這次的交流,能夠促成更多實質的研究合作,讓亞洲選舉研究在國際學術社群中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Achen教授的專題演講以「 Using Election Returns to Estimate Voter Shifts in Multiparty Systems: New Approaches Exploiting Modern Computing Power」 為題,強調過去透過民意調查來探討選民投票行為的改變,存在許多方法上難以克服的問題或限制,故提出新的研究途徑,藉由現代的計算能力,利用選舉結果來估計多黨制下選民投票行為的變化。Achen教授並以臺灣2020年及2024年總統選舉為例,成功驗證這項新估計方法的適用性。本場專題演講吸引滿場師生共同聆聽,會後也引起熱烈討論,為本次研討會掀起第一波熱潮。
接續本次研討會分為三場次:
|第一場次|主題為競選活動、動機與政治認同,由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系尾野嘉邦教授、美國杜克大學政治系牛銘實教授、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王宏恩教授、韓國西江大學西江政治研究所 Gi-woo Roh 研究員、韓國崇實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系Jungsub Shin副教授及韓國西江大學西江政治研究所Mi-jun Lee資深研究員發表研究成果,探討候選人面部表情在競選活動對選情的影響、臺灣選民在2020年大選的偏好轉變與成因,及由韓國的實證經驗分析政黨成員動機的歧異及其對政治行動的影響。
|第二場次|聚焦民主政治下的民意。由伊利諾州大學政治與政府學系王德育教授、政大選研中心鄭夙芬研究員、政大選研中心蕭怡靖研究員、韓國國立交通大學Hyun-jin Cha副教授、日本東北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原田勝孝副教授等發表文章。學者關注川普2.0時代下,臺灣民眾對美臺關係及區域情勢看法、示威行動的個人動機與結構性因素,另由線上民調分析如何運用研究工具將隨機回應標準化。
|第三場次|關注民主面臨的挑戰,由韓國高麗大學全球韓國學系 Sunkyoung Park 副教授、韓國國會研究處政治與國會室 Jeong-jin Lee 室長、日本學習院大學法學院三輪洋文教授、紐西蘭坎特伯里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系陳永福教授發表。分析韓國政治中未曾預料到的民主危機與極右派的崛起、如何量測國家層級的政治極化,及何種議題在臺灣選舉中受到關注並真正左右選情。
本次研討會有超過200人以上參與,討論與迴響熱烈,有效促進本校與區域國家就選舉研究的互動與交流,強化國際合作能量。本次活動由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國立政治大學研究發展處合辦,並由財團法人臺灣民主基金會、政治大學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公益財團法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補助。未來選研中心將持續辦理國際交流活動,敬請關注選研中心官網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