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商學院新進教師座談會 由資深教師傳授教學、升等秘訣

日期 : 2024-10-30 單位 : 商學院

【校訊記者蔡文馨報導】

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9月9日於商學院六樓義育廳舉辦新進教師座談會,以《精進教學.研究.自我成長》為題,由商學院院長黃家齊開場,分享自身經歷與勉勵新進老師,同時邀請商學院副院長戚務君、副院長鄭至甫、副教授白佩玉及副教授郭曉玲接連出場,針對「教師學術養成」、「教學能力的自我修煉」、「升等經驗分享」,以及「捉住學生的心-打造頂尖的教學者」共四大主題進行分享,期望透過座談會的舉行,幫助本校商學院新進老師們傳遞有品質的教學內容,同時更有方向地發展自身的學術研究!
 

「我很喜歡政大商學院的氛圍,整個組織是溫暖且友善的。」開場時,商學院院長黃家齊表示,自己是十分在意組織氛圍的人,他認為在政大任教的這些年,商學院的老師們都良好地保持互動,積極地進行各項學術探討與精進教學。政大商學院作為台灣歷史悠久的商學院之一,黃家齊認為,「即使歷史已久,但我們一點也不老派,不管在研究、教學上都一直在做創新。」他期許藉由本次的座談會,傳承商學院一貫秉持的教學品質,以及學術研究精神,在未來與新進老師們共同努力,讓政大商學院持續地扮演台灣管理發展領域領導的角色。

在講座的開場,商學院的戚務君老師分享「教師學術養成」的心得,「多問商學院裡內經驗豐富的老師請益是很重要的。」戚務君回憶起自己剛開始執教時的緊張,教了一年後,才從學生贈送的卡片中了解到自己常在講課時盯著天花板,回想起來感到十分懊悔。他建議新進老師在授課時應保持良好的互動,以促進師生關係,不僅能提升教學品質,也有助於激發研究靈感。此外,戚務君也提醒老師們,初次備課時可以向院內教學特優的老師的請教,或者旁聽資深老師的課堂,這些都是精進自我教學能力,促進學術發展的有效途徑。

「在初期教學,建議教師們可儘早建立一套自己的SOP。」接連「教師學術養成」的主題,商學院副教授白佩玉針對「教學能力的自我修煉」進行經驗傳授。她不藏私地分享,自己很幸運在學生時代就遇到好老師,心中有許多 role models,剛開始教書時更積極把握機會旁聽其他教師的課程,並透過每次的課堂,觀察學生的回饋,才逐漸地建構自己獨有的教學模式。白佩玉表示教學是很有意義的工作,因為「Teaching shapes and connects people」:在指導學生時,教師可以不斷地挑戰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的好奇心,以一步步塑造他們成為專業人士,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透過教與學的互動過程,認識更多人、了解更多實務問題,也拓展自己的研究方向,以達到教學與研究的平衡。

講座的最後,由今年剛升等為副教授的郭曉玲老師,進行「升等經驗分享」,她目前已在政大教學六年,一登場她便幽默地說:「大概是因為最記憶猶新,所以被邀來講這個主題。」她建議,在升等前,每位老師可以針對自身想投入的學術研究、期望發表的期刊級別等妥善地進行分析,以擬定安排研究與投稿的策略與時程。郭曉玲表示,「專注在一個領域做研究,對於新進學者來說可以更有效獲得學術產出,一方面也逐步建立學術識別度。」透過教學持續地深耕關注的領域,運用常碰觸的理論,發展研究內容是有效且可行的方式。郭曉玲也鼓勵新進老師們,除了致力於學術及教學外,也可以把握各項服務的機會,參與商學院的行政事務、申請政府計畫等,廣結善緣,不停地學習新事物,皆有助於拓展學術生涯。

在精彩的講座後,鄭至甫、白佩玉及郭曉玲更接續帶領新進老師們分組討論,一同腦力激盪,思考教師在面對新時代的學生,可以如何在教學和互動方式上相對應的調整。在課前準備時,若面臨學生背景多元,難以設定教學內容,老師們認為可以藉由前測、發放匿名問卷等形式,以了解學生程度與學習期待;在課程管理上,若遇到學生課堂參與意願低落,老師們提出可以透過講授書本、網路上無法獲得的資訊,或者採取發言即加分等獎勵制度,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動機。「商學院一直以來都給予老師許多的資源,以建構自己的教學方法。」鄭至甫說明,政大商學院參與式教學及研究發展辦公室(簡稱Perdo辦公室)長期致力於推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也開設許多工作坊、講座等,提供老師們共同激發教學力的平台,他期待未來商學院新進老師們可以多多善用這項資源。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