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以教育與友誼連結國際 政大立陶宛中心籌備處揭牌

日期 : 2024-05-06 單位 : 亞太碩
【亞太碩訊】
國立政治大學4月15日成立「立陶宛中心籌備處」,並舉行揭牌儀式,邀請臺灣、立陶宛兩國嘉賓與本校師生共同見證。籌備處由本校社會科學學院與臺灣外交部共同籌畫,並由本校國合長湯京平、社科院院長楊婉瑩所協助成立,旨在建立臺灣、立陶宛兩國間的密切合作。校長李蔡彥在活動開場致詞中,特別強調臺灣與立陶宛間的共同價值,得以建立更為緊密的國際友誼。

本次活動參與者中,立陶宛方由立陶宛貿易代表處代表盧思融( Paulius Lukauskas)領銜,帶領多位立陶宛教育界官僚、學者參加,如立陶宛外交部前政務次長、波羅的海先進科技研究院副主任阿頓梅納斯(Mantas Adomėnas),維爾紐斯大學國際關係暨政治學院院長雪席爾(Margarita Šešelgytė),立陶宛外交部長顧問、維爾紐斯大學國際關係暨政治學院副教授約納維修斯(Laurynas Jonavičius),立陶宛獨立外交、國安政策分析師勞里納維修斯(Marius Laurinavičius),以及立陶宛東歐研究中心主任科賈拉(Linas Kojala)等。臺灣方則有立陶宛代表處三等秘書葉懿慶、外交部歐洲司三等秘書汪玉臨出席。

活動中本校亞太研究英語碩士學位學程(亞太碩,IMAS)特別邀請立陶宛前外交部副部長阿多梅納斯(Mantas Adomenas)進行演講,講題為「風暴年代中的立陶宛與臺灣:為何民主國家應互相協助?」,嘗試介紹民主化如何形塑國族認同。

根據阿多梅納斯分析,每個獨裁國家都帶有單一的特質,但民主國家卻都有其特殊性。在國家民主化的過程中,該國的歷史和文化會相互混合,使其政體產生獨特的樣貌。對新興的民主國家如臺灣、立陶宛來說,「政治認同」是國族認同的一種呈現方式,兩國爭取自由的鬥爭也隨著時間推進而逐漸發展。他認為由於民主概念本身並沒有「穩定的終極狀態」,國家民主化的過程,就如同該國人民主導著國家基因密碼的產製一樣。民主國家總是在不停創造新的政治秩序,這種政治力量的交替正是民主概念的真諦。

阿多梅納斯稱,一國的傳統能夠影響政策,由於立陶宛向來有著爭取自由的傳統,便成為了該國支持臺灣的主因。他談及臺灣與立陶宛間歷史的相似性、以及兩國爭取自由時的互助關係,藉此強調小國間互相援助的重要性,避免自身成為國際權力鬥爭的棋子、也能肯定自身的政治主體性。在演講的最後,他強調「團結是捍衛自己靈魂的途徑」。

本校社科院國際副院長、亞太碩主任劉曉鵬亦指出,社科院很榮幸能與外交部合作,以促進本校學生進一步了解臺灣的外交關係。本校也期待立陶宛中心正式成立後,能夠建立兩國間更親密的學術合作關係。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