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心靈捕手 ╳ 學生會 特別企畫 #MeToo Taiwan:不只是勇氣

日期 : 2023-08-14 單位 : 社科院
【社科院訊】
臺灣的「#MeToo」運動方興未艾,除了面對的勇氣,我們還能做什麼?在學生會代表的發想下,社科院於8月10日與學生會攜手於線上舉辦的心靈捕手講座,邀請到關鍵民間團體代表,暢談#MeToo Taiwan的運動與進程。活動由社科院院長楊婉瑩開場引言,並輪番由政大學生會代表何傑恩、高雄婦女新知協會理事王秀雲、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施雅馨律師、勵馨基金會社工師徐筱婷與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社工主任鄭智偉,在社科院總導師翁燕菁的串場下,從性別政治到陪伴協力,從不同性/別立場切入這場久候的社會運動。

楊婉瑩指出臺灣雖一直都存在著性騷擾的事件,卻到2023年隨著電視劇《人選之人》對「大局為重」的討論,才掀起省思。這也是選舉年的獨特性,牽動藝文、校園、職場中既有的感同身受,終而使過去視而不見者浮上檯面。她直指既有體制下結構文化與法律問題的漏洞,邀請後續嘉賓共同針砭。而何傑恩則分享自身對校園權勢關係的觀察,包括師生間性騷擾事件;在校園的貼文討論中,受害者似乎不是完美的受害者,能怎麼接住倖存者的情緒跟感受進而修復,社會仍很多誤解跟不知道怎麼相處,值得重新思考以向前再出發。

這次邀請到的民間團體,有以倡議為宗旨者,也有以支援主軸者。王秀雲以牛郎趁織女沐浴偷走衣裳的故事提醒,這就是性騷擾。然而傳說使大眾只看到牛郎的想法,而看不到織女的主體性。這也反映出行為人與被行為人的模糊界線與認知差異,使眾人忽視不平等社會中性別政治的意涵。而施雅馨則詳盡以簡要圖文說明此次性平三法修正跟重點,解釋這波 #MeToo對制度面的影響。其中最關鍵的增訂,就是權勢性騷擾類型,另亦明確規範性騷擾管轄權、調整外部審查機制與擴大適用範圍等。期待法律能適度回應被行為人對體制的不信任。

徐筱婷分享其社工經驗,強調支持陪伴的重要性。受害者處於「被漏接」的遺憾與不解,而當熟人性騷為大宗時,事件往往糾結著複雜關係和顧慮。她也建議大家,除了傾聽跟肯認,陪伴受害人找回自己的能量,也可以尋求社會支持系統。鄭智偉則指出同志的獨特生活樣態與生命經驗,使同志首當其衝成為社會言行騷擾對象,遑論個人也因偏見而遭到羞辱。尤其同志求助的第一步是出櫃,壓力倍增。除藉由性別平等教育消除歧視與偏見,也期許共同創造友善環境,讓受害的同志也能鼓起勇氣發聲求助。兩位社工專家都表示,受害者向身邊的人求助時,若能獲得理解,就可以建立更多更安全的環境跟關係。

本次座談為爭取時間,事前收集與會者提問,綜整後邀請來賓回應。問題涵蓋被行為人如何獲得幫助、第三人如何陪伴支持,分別由法律與社工專家提供專業意見。與會者也對於該如何支持#MeToo運動以及臺灣性別平權的未來提問,也希望了解如何進一步參與相關活動,民間團體嘉賓皆一一回應。臺灣社會雖然在性別平權上,堪稱亞洲先鋒,但距離真正能消弭性/別不平等的那天,還有很長的路。在#MeToo「遲到總比不到好」的風暴下,相信與會教職員生都能從活動分享中,獲得超越勇氣的知能與動能。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