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產業關鍵職能 呂正華暢談數位力
【企業管理研究所訊】
近年來,隨著5G和物聯網時代來臨,數位科技已大幅改變了產業生態與發展趨勢。有鑑於此,行政院於今(2022)年8月27日正式成立「數位發展部」,由疫情期間曾被日本媒體譽為「天才IT大臣」的唐鳳擔任首任部長,作為橫跨資訊、資安、電信、網路及傳播等領域之數位發展的主管機關。
為了幫助同學洞悉當前最新的產業趨勢,並了解未來數位人才所需具備的關鍵能力,政大企業管理研究所(MBA)特別邀請數位發展部轄下主管產業發展事務的數位產業署署長呂正華帶來深入分享。
數位不僅改變市場規則,更驅動未來經濟變革
在如今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的年代,「數位」究竟何時滲透進生活,似乎已經有些不可考了。但顯而易見的是,自上世紀網際網路問世以來,直至如今各種資訊設備隨處可見,數位已經徹底翻轉日常的消費行為。
與此同時,產業的發展與競爭態勢也發生顛覆性的變化,直至2020年,全球市值前十大的公司中,已有八個是與數位高度相關的產業。尤其近年因為疫情的關係,許多傳統企業更被迫啟動數位轉型,也使得數位發展的走向,無疑成為左右未來產業與經濟發展的關鍵趨勢。
有鑑於數位對未來產業與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世界各國政府也無不從各種法規政策與基礎建設方面加以輔助數位發展。而對臺灣來說,不僅擁有優秀的創意內容人才,具備國際級競爭力的業者,更有強大的資安量能。但如何有效整合這些優勢,進一步推動全面化的數位產業發展,將是當務之急。
RISE旭升計畫 將數位DNA推廣至各行各業
因應行政院成立「數位發展部」,轄下設立6司2署各主其職。其中數位產業署負責的正式數位產業相關之發展與推廣的業務。也因此呂正華於上任後便提出「RISE旭升計畫」,全力推動數位產業發展。
RISE計畫的內涵,涵括當前臺灣產業數位化的重要議題與挑戰,R代表韌性(Resilience),表彰數位在供應鏈韌性中應持續扮演關鍵角色;I代表整合(Integration),翻轉過去數位產業分散於各部會的狀況,由數位發展部統一整合推動;S代表安全(Security),表示數位化的過程中應同時強化資訊安全;E則代表賦權(Empowerment),在數位化過程中,藉由管理上的賦權提振團隊士氣,提升企業落實成效。
事實上透過各種不同形式的數位化導入,已幫助許多企業成功優化營運成效。以自行車零件製造商鋐光為例,透過雲方案升級數位化能力,使訂單承接量比過去提升了1.5倍;連鎖咖啡品牌路易莎,導入AI智慧工廠後,不僅大幅每月的提高烘豆產量,更透過精準的銷售預測系統,使得平均客單價翻倍成長。
未來職場卡位戰 數位人才必備關鍵能力
18 世紀的工業革命徹底翻轉的世界經濟的發展,但如今專家估計AI所將帶來的變革,將比工業革命快10倍,並帶來300倍規模的衝擊;另一方面,疫情促使企業加速導入數位科技,也使得近年企業對AI的需求成長30%。根據國際數據資訊(IDC)預估,全球企業在AI的支出從2020年的501億美元,將於2024增長到的1,100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將達到20.1%。
AI商機興起也帶動全球人才需求提升,據統計如今全球AI人才缺口已高達70萬人。美國、歐盟與中國等國家也紛紛推出培育及補貼政策,以解決人才供給不足的情形。而近年我國AI人才需求也不斷攀高,儘管隨著培育機制初步展現成效,使人才缺口穩定下降,但仍有待相關人才的提升,加速帶動AI應用落地。
而根據104獵才顧問於《2021 全臺經理人職涯調查報告》中指出,在未來數位化時代下的職場環境,人才所需具備的關鍵技能中,半數皆和「科技力」相關,其中包括:數據及資料分析、科技數位化能力、程式語言能力等。目前數位產業署也推動「T大使──數位青年轉型種子賦能計畫」,提供有志培養數位實力的青年一個良好的平臺。
以人為本、相輔相成 發揚民主社會價值
數位化顯然已經是未來世界一個必然的趨勢,如何從個人能力乃至於整個產業生態一同與時俱進,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唐鳳曾舉例:「AI跟我們的關係,就像哆啦A夢跟大雄之間的關係,是輔助立場,人才是主體,如果大家能夠輕鬆運用,進一步了解、參與,模型可以在使用的社群進行資料治理,讓AI配合民主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