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學現場為研究場域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經驗分享暨校內申請說明會





【教務處訊】
為使教師提升教學品質,促進學生學習提升成效,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10月8日於電算中心智慧教室舉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計畫經驗分享暨校內申請說明會」,提醒有意申請計畫的老師留意教育部相關申請時程及注意事項,並邀請本校曾獲補助的5位教師分享執行經驗。
教務長林啓屏鼓勵有志挑戰教學的教師可以把握機會爭取資源,也鼓勵新進教師多多參與,因為大學教師除了研究與服務,教學也是重要的一環,如何提升教學品質更是其中重中之重。
首先由公共行政學系謝文琪老師分享,她利用合作學習之教學策略設計,創新課程架構,發展學生核心能力,促進學生學習成效。謝文琪特別感謝教學現場前輩們不吝提供意見,使問題能迎刃而解,在過程中順利不少,這是在政大寶貴的資源。
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陳志銘老師接著分享:如何以合作共筆的學習模式營造良好的環境,提升學生學習統計學的興趣與參與度、降低學生面對此課程的壓力,並將計畫成果利用量化與質性資料分析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計畫帶來的成效與省思,也建議大家可以思考如何運用AI在教學場域。
公共行政學系蘇偉業老師分享,為因應日新月異的公共問題,能跳脫傳統思維、具備設計思維訓練之人才愈發重要,但面對修課同學多為同系同質性高的教學現場,欠缺設計思維多樣性,因而選擇與民族系合開課程,增加不同學科之間的思考碰撞,引領學生以過往不同的角度觀察、定義問題,改變學生過去的學習模式。
社會工作研究所王增勇老師則以同志生命美學故事作為計畫的切入點,以各自生命故事分享做為媒介,在課堂上建立安全的對話空間,並對各式刻板印象除魅,促進學生思考不同立場的雙方如何對話,讓學生透過故事看見別人,也讓自己被看見。
經濟學系陳鎮洲老師作為本校自107年度計畫執行至今唯一「全勤」的教師,他細數歷年執行過的計畫主題,以大班必修作為教學研究場域,強調可同時融入教育學及本身研究領域的研究法作為理論基礎,透過不同的教學實踐方法,了解修課學生學習興趣與成效的提升程度。
本場活動吸引不少教師參與,參與者針對計畫執行類型、研究方法、運用教學工具等方面踴躍提問、熱烈交流。 新一期的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預計於11月下旬開始申請,有興趣申請的老師可以密切留意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官網(https://tpr.moe.edu.tw/index),掌握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