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牌觀摩比賽應用課堂所學 腦力激盪切磋牌技
日期 :
2024-01-08
單位 :
秘書處
【校訊記者許巧昕報導】
選手四人圍成圈,審慎思考出牌策略,專注於牌桌上的變化。1月4日晚間,期末橋牌觀摩比賽在雲岫廳開打,本場賽事為自主學習專題「機率與理則學在紙牌遊戲上的進階應用」的期末比賽,並邀請橋藝社學生到場一同交流,期盼同學們能實際應用課堂所學,在賽場上切磋牌技。
本比賽採行世界橋藝聯盟(WBF)認可的合約橋牌,採隊制賽的方式進行,一隊共有四名隊員、分坐兩桌,其中一桌坐南北方,另一桌則坐東西方。橋牌可分為「叫牌」和「出牌」兩階段,在叫牌階段,選手會根據自己的手牌決定叫價與王牌花色;而在出牌階段,每位選手會輪流出一張牌來比大小,經由13輪的出牌,一副牌局即結束。
教務長林啓屏也特地到場致詞,他表示因為學習的模式可以根據不同領域的組合有不同變化,因此近年政大不斷在推動自主學習課程,「機率與理則學在紙牌遊戲上的進階應用」便是在此趨勢下所誕生。他說明,這堂課讓同學在實際訓練橋牌的同時,將不同領域的知識進行結合,除了訓練橋牌技巧外,也讓同學有不同的思考模式。他也期待未來同學能發揮自主學習中「自主」的能力,做出更多的創造力。
為了讓同學能從做中學,授課老師陳源宗說明課堂進行模式先複習並進行基本概念的解說,再讓大家下去實際練習,最後根據牌局進行解說。「很多人一開始不懂橋牌,但經過一學期的練習,大家都會有蠻不錯的表現。」他提到橋牌的入門較困難,所以前兩週的課程遇到較多問題,但在老師的提醒、同學的指點和不斷地練習下,同學的問題慢慢減少,牌技也慢慢進步。
橋牌除了是腦力運動,也相當講究團隊合作,不僅僅要自己算解法與成功機率,也要和隊友默契配合才能取勝。廣告學系三年級學生李依提到,一開始會在牌局結束後,遇到不確定的狀況,會和隊友討論該用什麼策略,之後慢慢熟悉隊友的想法,在牌桌上就能和隊友默契配合。
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下學期共開設六門自主專題課程,包含大學新創行動家、自由軟體Inkscape圖像創作與應用、聲音自媒體應用與創作、機率與理則學在紙牌(橋牌)遊戲上的應用、築屋竹屋──原住民傳統建築實作與文化學習、人文茶學的理論與實踐。
選手四人圍成圈,審慎思考出牌策略,專注於牌桌上的變化。1月4日晚間,期末橋牌觀摩比賽在雲岫廳開打,本場賽事為自主學習專題「機率與理則學在紙牌遊戲上的進階應用」的期末比賽,並邀請橋藝社學生到場一同交流,期盼同學們能實際應用課堂所學,在賽場上切磋牌技。
本比賽採行世界橋藝聯盟(WBF)認可的合約橋牌,採隊制賽的方式進行,一隊共有四名隊員、分坐兩桌,其中一桌坐南北方,另一桌則坐東西方。橋牌可分為「叫牌」和「出牌」兩階段,在叫牌階段,選手會根據自己的手牌決定叫價與王牌花色;而在出牌階段,每位選手會輪流出一張牌來比大小,經由13輪的出牌,一副牌局即結束。
教務長林啓屏也特地到場致詞,他表示因為學習的模式可以根據不同領域的組合有不同變化,因此近年政大不斷在推動自主學習課程,「機率與理則學在紙牌遊戲上的進階應用」便是在此趨勢下所誕生。他說明,這堂課讓同學在實際訓練橋牌的同時,將不同領域的知識進行結合,除了訓練橋牌技巧外,也讓同學有不同的思考模式。他也期待未來同學能發揮自主學習中「自主」的能力,做出更多的創造力。
為了讓同學能從做中學,授課老師陳源宗說明課堂進行模式先複習並進行基本概念的解說,再讓大家下去實際練習,最後根據牌局進行解說。「很多人一開始不懂橋牌,但經過一學期的練習,大家都會有蠻不錯的表現。」他提到橋牌的入門較困難,所以前兩週的課程遇到較多問題,但在老師的提醒、同學的指點和不斷地練習下,同學的問題慢慢減少,牌技也慢慢進步。
橋牌除了是腦力運動,也相當講究團隊合作,不僅僅要自己算解法與成功機率,也要和隊友默契配合才能取勝。廣告學系三年級學生李依提到,一開始會在牌局結束後,遇到不確定的狀況,會和隊友討論該用什麼策略,之後慢慢熟悉隊友的想法,在牌桌上就能和隊友默契配合。
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下學期共開設六門自主專題課程,包含大學新創行動家、自由軟體Inkscape圖像創作與應用、聲音自媒體應用與創作、機率與理則學在紙牌(橋牌)遊戲上的應用、築屋竹屋──原住民傳統建築實作與文化學習、人文茶學的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