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政大校友】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 矽谷阿雅的美國拓荒記

日期 : 2020-06-19 單位 : 秘書處

【校訊記者許靜之報導】

「在最壞的時代,更要敢去嘗試破壞規則。」她是矽谷阿雅,曾任麥當勞全球電商資深總監、eBay新興市場產品長及Facebook電商產品經理,更榮登40位40歲以下的女性科技精英榜。從政大畢業、在蘋果日報擔任記者後,阿雅到美國西北大學專攻整合行銷傳播;然而,她正好在面臨金融風暴的2008年畢業。阿雅如何秉持「拓荒」的精神,在美國闖蕩自己的路?

 

畢業季碰上金融海嘯 「破壞規則」找到第一份工作

每年畢業季,都有不少企業到西北大學徵才。阿雅就讀畢業人數較少的整合行銷傳播研究所,「那時候去企管系的公司比較多,我還會去堵他們、遞履歷!」阿雅表示,當時遇到金融海嘯,失業率突破10%,求職十分不易。後來,她又從老師手上拿到一份企業年訊。於是阿雅到紐約、洛杉磯各住了一個月,「我從年訊上一間一間打電話去問,也會親自去毛遂自薦。」

 

其中,她發現一家自己十分感興趣的雜誌社,便開始採訪該份雜誌的讀者、廣告主與競爭者,構思成商業企劃、寄給雜誌社總經理。積極展現能力、不跟隨常規的求職方式,讓阿雅成功在美國獲得的第一份工作。

 

當時許多朋友建議她,既然研究所專攻行銷,可以往機會比較多的科技公司或銷售快速消費品的行銷公司發展,但阿雅十分堅定想做媒體的念頭。而後,她發現大數據行銷是有趣又具前瞻性的領域,遂決定轉往零售業、電商發展。「我覺得忠於自己的興趣很重要,」阿雅笑著說,「但我也沒有死腦筋,還是放寬心胸去嘗試不同領域。」

 

臺美職場大不同 善用自身優點克服文化差異

阿雅也分享美國與臺灣職場文化的差異。「在臺灣通常都是公司、主管要你做什麼,你就照著去做。」阿雅表示,美國的文化沒有規則,大部分都是了解現在的困境與需要,再自己想辦法達成目標。她曾遇過同事申請休假半年,帶家人一起旅遊,即便投身職場還是保有自己的步調與規劃,在美國是很常見的事,「沒有一定要怎樣才算成功的標準。」

 

此外,她以NBA為例說明美國職場的高度競爭,「球員上一季表現不好,下一季就會馬上被換下來,就是這樣。」阿雅自認與公私分明的美國人不太一樣,「我比較有人情味,這其實算是一種缺點。」擔任主管職的她,會關心員工的生活,因此所帶領的團隊也更緊密,甚至願意跟隨她一起跳槽到其他公司,「我這樣算是把缺點轉成優點了吧?」

 

讓缺點變成優點的關鍵,正是阿雅積極、正向思考的個性。阿雅大學時期上英文課時,被分到聯考英文考最差的那班,「我們那班幾乎都是日本人,只有我跟另外兩三個臺灣人。」她也提及,考完托福、前往美國留學前夕,到東南亞旅遊時,自己甚至指著游泳池大喊「Ocean」。到美國後,她透過擔任養老院義工、語言交換等方式,持續大量練習英文口說。阿雅強調,透過不斷學習,語言障礙是可以克服的,「英文是拿來溝通用的,不是拿來打擊信心的。」

 

面對後疫情時代 勉勵畢業生「相信自己能改變世界」

「一般人會想避風頭、不作為,反正找也找不到工作。」阿雅說,許多人在景氣蕭條時,心態上可能會變得消極。但是,在今年疫情的環境下,除了發展出「宅經濟」,因為大環境需要制定新策略,市場分析師的業務也大幅增加。她認為,僅怪罪景氣差的話,反而容易忽略了新的機會。

 

如果過於害怕風險,「可能就會忘記高風險、高報酬的道理。」阿雅以自己為例,當初離開蘋果日報時,人脈會冷掉、位子要讓給別人、光環也會不見,「但如果只想到現在失去的,看不到未來,就不會走出那一步。」她自己當時預設的最糟情況,就是必須用十年還學貸;而在判斷自己能夠並願意承擔後,就果斷邁步向前。

 

阿雅說,畢業生應該敞開心胸嘗試、也不需要過度害怕,更不需要只是盲目跟從其他人走過的路,「因為時代不一樣,以前不行的,現在或許可以」,她建議大家為自己創造機會、邊做邊學邊嘗試。阿雅也觀察,臺灣學生在國中、高中時可能想過要「改變世界」,但到大學階段反而不太會有如此宏觀的願景,她發現在矽谷的人普遍都相信自己能讓世界更好,而且越來越多企業因為受到消費者對社會責任意識抬頭的影響,招募時特別喜歡對正面影響社會有願景的人才,阿雅勉勵大家:「記得相信自己能改變世界!」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