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視角下的哈維爾」座談會—真理與愛的信念,跨越時代的對話
【斯語系訊】
2025年10月30日(星期四)下午四時,中正圖書館陳芳明書房沙龍區舉行了「東西視角下的哈維爾」座談會。本活動為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捷克中心臺北與斯拉夫語文學系共同主辦的第六屆「捷克日在政大(Czech Days@NCCU)」系列活動之一,旨在從多元視角探討捷克前總統瓦茨拉夫・哈維爾(Václav Havel)的思想內涵與當代啟示。
本次座談由捷克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 David Steinke 先生致開幕詞,並邀請多位來自捷克與臺灣的學者進行對談,包括捷克查理士大學捷克語文研究所 Adrian Jan Zasina 老師、馬薩里克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 Petra Vystrčilová 老師、帕拉茨基大學亞洲語文系 Michaela Zahradníková 老師與 Tomáš Pechaček 先生,以及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戴遠雄老師與政治大學斯語系主任林蒔慧老師。
活動以一段核心提問揭開序幕:今年「捷克日在政大」系列活動以哈維爾總統為主題,規劃了展覽、電影放映與講座等多元形式。但為什麼我們要談論這位來自地球另一端、文化背景與世代都與我們不同的人呢?這個問題不僅揭示了座談會的核心精神,也引導與會者思考—哈維爾總統的思想如何跨越地域與世代的界限,至今仍持續啟發人心,展現深具普世性的價值。
講者們以哈維爾總統的名言「活在真理中」(living in truth)以及「真理與愛必須戰勝謊言和仇恨」(Truth and love must prevail over lies and hatred)為題,分享個人見解並展開交流。討論從捷克思想傳統出發,回溯宗教改革家胡斯(Jan Hus)、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首任總統馬薩里克(Tomáš G. Masaryk),以及哲學家帕托奇卡(Jan Patočka)的思想脈絡,進而闡釋哈維爾總統所倡「生活在真理中」的道德意涵,以及他在著作《無權者的力量》中提出的核心精神。
講者們進一步指出,哈維爾總統提醒世人,「活在真理中」不僅意味著對自我誠實,更是一種道德實踐與存在方式。要真正「活在真理中」,需要拒絕極權體制的謊言與虛假儀式,勇於傾聽內心的聲音,在日常生活中持守真誠與思考,並在各個生活層面實踐誠實與愛,同時重視作為無權力者所擁有的自身力量。
座談會現場氣氛熱絡,激發人心,與會師生與來賓熱烈討論並積極回應,為活動畫下深刻句點。同時,也象徵哈維爾總統思想的延續—真理與愛的信念超越時空與文化界線,至今仍值得跨世代的人們,尤其是莘莘學子,反思、珍視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