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政大學生赴曼谷中華語文學習中心教學實習、泰國華語文學習正夯

日期 : 2025-10-31 單位 : 民族系

【民族學系訊】

由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王雅萍主持的2025年教育部「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第四次跟泰國法政大學跨領域學院合作推動的「泰社企4:以社區為本的社會企業、非營利組織蹲點實習」。本屆選送斯拉夫語系五年級的許雅涵與教育三曾千芝二位學生,前往曼谷中華語文學習中心實習。泰國中華會館中華語文中心成立於1992 年,是泰國政府開放華文教育後,首批獲准設立的華語學校之一 學校的教學系統完整,教材與時俱進,所有教師皆畢業於臺灣各大專院校。最為人稱道的是中華語文中心是目前曼谷極少數使用繁體字進行教學的華語學校。

兩位同學於暑期6月24日啟程前往曼谷中華語文學習中心,展開為期一個月的華語文教學實習。來自斯拉夫語系的許雅涵表示,她除主修俄文外,也因受到東南亞文化吸引,從大四開始學習泰文及泰國相關知識。大學期間她憑著良好的外語能力,結識世界各地朋友,也曾擔任美國國家中文領航計畫學伴、臺大 CET 計畫語伴,接待外國學生協助他們精進中文能力。在交流過程中,她逐漸發現自己對於華語教學的好奇與熱忱,開始製作簡易中文教學教材,並規劃臺灣文化體驗活動,讓外國朋友們可以多從不同面向認識臺灣 。然而,縱使她有許多跨文化交流經驗,卻深知自己仍缺乏實際帶班教學經驗,因此在大學畢業前,加入王雅萍老師的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實地觀摩曼谷華語中心的教學,精進華語教學的班級經營與管理能力。

實習 一開始,陳綉玲主任先安排兩位同學觀摩各個班級,包含基礎注音班、成人班、書法班、象棋班…等,讓其熟悉每個班級的教學內容及每位老師的教學風格。在實習期間,許雅涵與曾千芝參與中心設計的夏令營課程,並於其間擔任課程助教,學生年齡層涵蓋 4 至 12 歲,以華語、泰語與英語三語授課。夏令營課程內容多元,包括「語文」、「民俗書畫」、「舞蹈」、「美食」等活動,中心也將 STEM 課程融入設計中,讓學生能在多樣化環境中學習華語,並將所學應用於日常生活中。重視跨領域學習、真實情境應用與學生自主參與,希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掌握知識,也能培養問題解決能力與創造力。

許雅涵與曾千芝特別感謝中心主任及師長的信任,讓她們有三堂課的機會自行設計教案並進行現場教學。她們設計的課程與美食課合作,將美食與中華文化連結,實踐 108 課綱中「做中學、學中做」的理念。課程以「夜市」、「農曆新年」及「中秋節」為主題,結合互動活動、手作體驗及文化融入,例如學習單製作、手工月餅及小型文化劇場,讓學生在遊戲與實作中學習中文,同時增進動手能力與文化素養。兩位同學也協助製作夏令營結業式成果影片,影片涵蓋暑期課程精彩片花,使用Su no 軟體製作主題曲,製作相片、幻燈片,讓貴賓、家長在結業式當天可以看見孩子們認真學習又活潑自信的身影。

曾千芝指出,在這次泰國的實習中,她深刻體會到跨文化教學不僅是語言挑戰,更需要理解學生不同的學習習慣與文化背景。她學會保持彈性與同理心,隨時調整教學策略以提升學生的參與感與學習動機,並將課程設計與生活經驗結合,使學生能在真實情境中學以致用。透過互動式活動與手作體驗,學生不僅學習語文知識,也培養核心素養、創新思維與跨文化能力。這段實習經驗讓她在教學實務與跨文化溝通能力上獲得大幅提升,也實踐了 108 課綱「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習興趣與自主性」的理念,深刻體會教育的意義與價值。

兩位同學衷心感謝中華會館李那隆理事長(本校傑出校友)、中華語文中心陳琇玲主任、莊賽玉老師以及所有夏令營老師及工作同仁的細心照顧,還特別準備各種泰北料理、泰國街頭小吃與泰國零食品嘗,豐富學生的海外實習生活經驗與像家ㄧ般的溫暖。

陳綉玲主任表示很欣賞政大這三年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甄選送到實習同學,她邀請政大實習學生,畢業後到泰國中華語文中心擔任專職的華語文教師。

9月11日兩位同學已經在政大校內參與通識中心舉辦的海外學習資源分享會,向師生分享在泰國實習跨文化教學經驗、心得與收穫。同學們感謝教育部的支持與經費幫助,讓其得以順利完成這次海外實習,勇敢走向國際,拓展視野、迎接更多的挑戰與可能。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