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數位內容學程系友徐容 榮獲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金尼卡獎

日期 : 2022-06-21 單位 : 數位內容學程

【數位內容學程訊】

本校數位內容學程學士班畢業系友徐容及共同創作者Natalia Rivera《Bi0film.net: Resist like bacteria》獲得2022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互動藝術」組金尼卡獎(Golden Nica, Interactive Art, Prix Ars Electronica 2022)。徐容為2016年畢業生,目前於柏林藝術大學研究所就讀。

 

每年一度的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 Festival)是為全球最大以及歷史規模悠久的電子藝術節,每年的主題皆專注於探討社會科技與藝術的關係,這項電子藝術節的首獎──金尼卡(Golden Nica),是由全球各地的新媒體創作菁英角逐;得獎作品更被視為是年度電子數位藝術界的頂尖代表作。徐容是臺灣第一位獲得這項殊榮的創作者。

 

徐容獲獎作品運用香港雨傘運動的標誌黃色雨傘,將它改造為可在抗爭運動使用的伺服器,在政府的科技治理控制手段下仍能保有通信自主權,不再是孤立無援的個體。他在個人臉書提及創作理念:2019年底和2020 年初,在邊境管制、禁止聚集與封城等政策下,全球各地的社會運動中斷了。疫情造成公共發聲管道的癱瘓,強迫我們重新思考公民抵抗的必要性,並試圖尋找替代方案。

 

Bi0film.net,我們借用了香港雨傘運動與幾乎所有當地抗議活動的標誌之一,黃色雨傘,並根據Andrew McNeil的開源教學,將其改造成WiFi天線。Bi0film.net除了遮蓋、隱藏和保護使用者,還能夠幫助使用者進行通訊。這把雨傘可以作為迷你伺服器、中繼器或路由器的天線,擴大通訊範圍,同時建立在抗議遊行中的游牧網絡。在移動人群中,網絡有機地連結和斷開。抗議者可以加入網絡交換訊息、共享文件和存儲資料。我們的目的是創造一種替代網絡的可能性,如今網路審查已作為政府科技治理的手段之一,我們必須強調在通信技術中擁有自主權的重要性。在藝術的實踐中,我們看向其他生命形式的政治,期望找到專制、層級化,甚至不同形式的民主制度的可能性。在這項計畫的合作過程裡,生物與科技不只存在於實驗室中。通過這些生物技術,同時也是生活的技術,存活、進化與突變作為反抗的策略,也許越來越多人能夠以社群為單位進行抵抗,而不再是孤立無援的個體。自我組織、跨社群合作、去中心化與分布式通信,這些都是生命突破困境的絕佳行為,這也是我們所說的「Resist like bacteria(像細菌一樣抵抗)」的含意。(徐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zonehsu)

更多資訊請點選此處連結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