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線上博士生工作坊 談文人藝術的休閒超越性

日期 : 2021-06-16 單位 : 國傳英語碩士學位學程
【社會科學學院訊】
社科院學生事務辦公室於6月11日中午視訊舉辦博士生工作坊。演講由社科院院導師、社會學系副教授高國魁主持,邀請社會學系博士候選人蕭維毅分享「游於藝而合於道:文人藝術的休閒超越性」之研究成果,並且由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副教授羅中峰擔任與談人。社科院院長江明修、副院長黃東益,以及社科院總導師羅光達也撥冗參與,演講由江院長開場,歡迎老師及學生們的參與,並且樂見近年來在導師與學生的努力下、增加學術討論和互動的機會。活動吸引三十餘位院內外老師,校內、外大學生與碩、博士生加入。

本次演講主軸以當代社會面臨現代性危機作為破題,反思個人於社會遭遇的問題,最終試圖探討東方的文人藝術,能否成為當代人修煉自我和提升精神內涵的依歸。晚近諸多社會學家已指出以啟蒙理性為基點發展出的社會型態,卻帶來了理性化的困境。當代人面對的不再是無法擺脫集體支配的解放政治問題,而是無法化解內心寂寞、空虛的心靈政治問題。追求小確幸和追逐流行的現象層出不窮,東方的審美生活或許能提供理性困境之道。審美的活動例如茶道或琴會,儘管看似脫離日常工作,但它能夠使人找到安己之地,進而再回歸日常社會之中。

蕭維毅以霍布斯(Thomas Hobbes)的「嗜慾說」概念解釋當代社會面臨的危機。人類佔有自然或社會資源(如權力、聲望、金錢)來滿足自身,以「佔有的東西」確認「自我的存在」。它隱含哲學人類學的預設,人們是為了保有這些佔有之物才建立社會秩序。秩序得以保障所有物,或是能夠再度佔據更多事物。當代已然是富足的社會,但人們仍多著眼於眼前的快樂,有胸膛的理想人類樣貌逐漸消逝。

在西方理論層面,蕭維毅引述社會學家與哲學家傅柯(Michael Foucault)的生存美學與修身之法──「自我技藝」,作為行動者得將自我形塑為道德主體的方式。傅柯區分了強調智性獲得的「認知性知識」,與側重自我反省的「精神性知識」。資本主義社會即是過多地追求前者,而導向無止盡佔有的循環。它也與強制學習與懲罰的機制的「規範取向的道德」相互配合以穩定社會秩序。然而,追求後者反而能使人們向內關照自身,發掘個人內心的宇宙。它發展出一種以自發性改變自我的「倫理取向的道德」。具體實踐方式可以是透過沉思的閱讀或自我書寫的練習,形成自我節制的自我,也就自然能擺脫對於慾望的執著,進而達到真正的自由。

在東方理論層面,蕭維毅引用了葉啟政老師的孤獨與修養概念,孤獨為修養的前提條件。孤獨並非將自身孤立於外界、也並非寂寞,而是一種既在人群中、又在人群外的特殊身心狀態。它是獨處、意識中沒有別人涉入以及帶有反省性的處境。修養則能作為應對結構之道,它並不主張正面地對抗社會結構,因為一旦選擇對抗結構,即已承認結構本身。修養是強調行動者的存有能動性面向,能成為具美學意涵的人格特質和面對生命的生活藝術。實際行動層面,蕭維毅探討文人藝術(如古琴、茶道、書法)如何與修身連結。古代文人常透過書會、茶會、琴會等交流與創作,與讀者或觀者建立無形的聯繫,以轉換自身的身心與達到生命昇華的效果。古琴琴身的打造蘊含時間和宇宙萬象,它的彈奏也更仰賴彈奏者生命厚度的掌握,方能彈奏出意境。

與談者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羅中峰老師分享了其自身求學經驗,也給予許多對於演講的回饋。他拋出西方傅柯的生存美學,和葉啟政老師的孤獨和修養概念,如何與古代文人的生活美學進行對話有待進一步反思。此外,若以東方一詞概括亞洲不同國家的思想未免化約,如何收斂與聚焦將會是重要的問題。再者,能否將過去思想家提出該時代脈絡下的應對方式,套用於當今社會也有待釐清。蕭維毅分別針對以上問題回應和提出自己初步的想法。最終,羅中峰老師建議,若主要以當代臺灣的經驗資料回應當代問題的解方,可以越過文化差異性與歷史異質性造成不盡然適用的問題。

本次工作坊在社會系高國魁老師靈活主持、佛光大學羅中峰老師熱誠回饋、財政系羅光達老師的鼓勵,與社科院院長江明修、副院長黃東益的陪伴下圓滿落幕,相信這次的演講分享與交流討論,對與會者皆有很大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