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博士生工作坊Ⅱ 環境汙染、企業稅與對外直接投資的關係

日期 : 2021-04-26 單位 : 國傳英語碩士學位學程
【社會科學學院訊】
社科院學生事務辦公室於4月21日舉辦本學期第二場博士生研究工作坊,由財政學系博士生許賀舜分享研究成果。本次演講由院導師、經濟學系副教授李慧琳主持,同時也邀請了國立臺北大學財政學系助理教授傅健豪擔任與談人。本次活動吸引院內外多位師長與碩、博士生共同參與,討論十分熱烈。

社科院院長江明修首先感謝院內各位老師和同學對於博士生工作坊的支持,讓工作坊可以透過跨領域的交流與討論而變得更有意義。江院長也特別恭喜許同學按部就班地完成第二階段的論文發表,同時也再次鼓勵社科院內的博士生踴躍報名工作坊。

本次工作坊以「環境汙染、企業稅與對外直接投資的關係」為題,許賀舜分享了其透過空間計量與長期追蹤資料迴歸(panel regression)的方法,分析對外直接投資(FDI)的決定性因素,並聚焦在環境汙染及企業稅。他首先介紹本次發表的論文與上次的異同,主要是將探討範圍由中國大陸擴張至全球,並改為以國家為單位,且將對內投資(inward)更改為對外投資(outward)。他也提到FDI其實有分成存量及流量的概念,而這次發表是以流量為分析重點。傳統觀點認為對外投資越多,代表國內投資環境越差,但後來研究發現可能是因為低附加價值產業外移的結果。根據世界銀行資料,高度發展國家(歐、美等國)的對外投資情況是高於第三世界的。此外文章中汙染的部分則是以PM2.5為衡量依據,而為了符合模型邏輯,他也重新估計PM2.5指標。

許賀舜主要是以空間向量模型進行分析,他首先以Grange因果關係檢定三個主要變數:對外投資、汙染、企業稅之間的因果關係。發現企業稅與對外投資有關係,而對外投資與汙染間有雙向關係。他根據檢定結果提出兩個討論方向:「對外投資是否存在空間相依性?」及「藉由空間向量模型,汙染和企業稅是否可影響對外投資?」

許賀舜也特別強調「傳統計量」與「空間計量」的不同之處。「傳統計量」中只有自己會影響自己的行為,例如:學習時間會影響自己的成績;「空間計量」則是多考慮了相鄰之人行為的因素,例如:隔壁同學上課狀況也會影響成績。此外他也提到對外投資與汙染之間有雙向關係,可能會導致「雞生蛋、蛋生雞」的邏輯問題,亦即計量上經常提到的內生性問題。理論上,此問題可以使用兩階段最小估計法(two-stage least squares)來解決,不過目前空間計量對於兩階段估計法尚待進一步發展,而這也成為未來努力的方向之一。

傅健豪老師於評論時指出,在文章選題上面,大部分文獻都在探討要如何吸引外資,而這篇論文則是反過來討論汙染或其他因素會怎麼影響對外投資,如果可以透過文章觀察到一些經濟現象,非常具有潛力。此外,在模型選擇上,過去探討汙染以傳統模型為主,但其實汙染和地域空間有相當程度的關係,他也肯定許賀舜在實證模型上的成果。另外傅老師也鼓勵他加強空間相依性的解釋,無論是正面或負面見解都可以稍作討論。社科院副院長白仁德也建議可以利用地理加權回歸(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GWR)的概念,鼓勵許賀舜可以增加一個地區加權的變數。勞工所劉梅君老師也在會中提出一些研究建議,提供他未來研究的努力方向。

在會後師生持續交流與討論當中,本次博士生工作坊圓滿畫下句點。社科院也將持續舉辦工作坊活動,鼓勵來自不同領域與科系的博士生,彼此進行跨學科的學術交流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