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研究計畫撰寫技巧 蘇虹菱分享論文寫作大小事

日期 : 2020-11-23 單位 : 中文系
【中文系訊】
中文寫作中心於11月19日晚間舉辦論文月講座,邀請到國立臺灣大學寫作教學中心蘇虹菱老師分享論文寫作大小事。以「撰寫研究計畫的技巧」為題,蘇老師給予許多論文前置作業的心法與技巧,除了提供已開始撰寫相關計畫的同學自我檢視重點,也讓即將踏入小論文撰寫者,能夠預先準備、有所依循。

既然目標為「計畫」的撰寫,關鍵為將腦中抽象想法,化成有邏輯的具體文字,從「我想」轉化成「我知道」並不斷推進;同時確知研究計畫的「目標讀者」是誰:即從自說自話到給「專業讀者」閱讀的角色轉換,才能撰寫出可供專業讀者評判的學術論文。

蘇老師提到論文計畫不外乎回應四個問題,同學須時時捫心自問:「題目是什麼、為什麼做(體現價值跟意義)、怎麼做(方法)、想獲得什麼?」。換句話說,如果回答上述問題有困難,例如題目難以聚焦成形、不確定自己目的為何,蘇老師指出多數原因是文獻爬梳得不夠,對自身論題不夠理解。很多時候寫作上邏輯不通或句式斷裂等問題,歸根究柢仍是對自身問題意識的掌握不清,而非不能掌握敘述技巧。

關於計畫正文的寫作架構,老師亦建議以「倒三角形」(上寬下窄)方式撰寫,即先從較廣的背景環境或研究趨勢(寬)入手,先大致讓讀者了解研究架設的外在環境,同時切忌交代太過冗雜。接著是指出缺口(中間),也就是指出前人研究不足之處、自己可以突破的地方,然這點對初學者來說較有難度。最後則是聚焦返回研究議題(窄),深入說明自己的問題意識與研究路徑。

而文句書寫常見的誤區,常直擊論文寫作者的痛點與弱點。包含:搭配詞不當、冗詞贅句、歐化語法等。例如:針對、對於、關於與由於等不同詞彙,所擺放與指涉意義的細微差別。蘇老師也提醒在撰寫文句時,要注意兩句之間的關係,如:並列、因果、轉折關係不同,應避免隨意連接兩種不同功能的句子,而造成文意的混淆與模糊。

最後蘇老師勉勵大家避免成為「最寂寞的論文寫作者」──即只有指導教授、口委與自己成為論文讀者,過程當中可以與學友互相討論,或運用中文寫作中心的諮詢資源,來避免寫作習慣的盲點,有助自己逐步邁向學術之路上的每一個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