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2020-08-06
單位 :
商學院
【商學院訊】
商學院舉辦暑期教師個案發展工作坊,特別邀請企管系講座教授司徒達賢、別蓮蒂、彭朱如兩位教授與信義書院研究員劉世慶擔任主講。利用為期一天半的時間,主講人們分享歷年來個案教學與撰寫的經驗,期盼學員與演講者共同學習跟成長,有效地提升教師的授課質量。
商學院副院長黃家齊於致詞時提到,本院在教學設計上,一直以來都非常強調個案教學,也編列經費鼓勵教師撰寫個案。本工作坊以次級資料發展個案為主軸,透過個案教學演示、分組討論與實作演練,期望讓臺灣來自不同教學領域的教授,共同研討如何撰寫一個好的教學個案。
工作坊從個案示範教學開始,讓學員從參與個案討論的過程,體會個案在實際教學現場如何應用。別老師以「中華電信499促銷方案」為主題,示範如何帶領個案討論,同步引導學員抓出重點,建立個案討論的脈絡。她提到個案討論會根據學生的背景有不同的討論方向,例如:原本該方案討論的鋪陳方向為引導學生從個案中找出「利害關係人」,包含員工、政府、顧客、投資人、競爭者、社會大眾等,並發掘該促銷方案對利害關係人的影響與衝擊;而本工作坊與會學員皆為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大學教師及博士生,則能有不同的討論切入點,可以從人資、財務與經濟等面向探討人力部署、目標市場與效益等。
示範教學後,別老師先介紹了個案的分類與其特性,包括以篇幅區分長、短個案;根據討論目的分成決策型與平台型、收斂型與發散型個案;以及依照資料來源區分的訪談型個案(Field Case)與次級資料個案(Library Case),而如何以次級資料發展個案,便是本次工作坊的重點。
接著由劉世慶分享「發展個案歷程、教學手冊架構發展」之主題,介紹中華電信499促銷方案個案發展的完整歷程,解析如何運用次級資料撰寫個案,從事件發生、評估發展個案、思考討論問題、撰寫個案及教學手冊,到審查、修改及上架等過程,循序漸進地引導學員們掌握個案撰寫的原則。
除了分享個案教學與發展,工作坊也規劃了實作練習,讓學員體驗個案討論路徑的發展過程。學員事先閱讀主辦單位整理的oBike新聞資料,先行分組討論,再由司徒老師帶領學員剖析個案可能的發展路徑。司徒老師提到個案撰寫時,應先列出教學手冊,從事實前提找出論述路徑,再發展個案本文。在兩個小時的過程中,司徒老師依據次級資料之事實基礎提出問題,在緊湊的問答間,不斷地協助學員梳理論述邏輯,細膩地抽絲剝繭,整理出個案可能的脈絡。
工作坊最後,接續所整理出的個案脈絡,各小組分別建立個案的架構與大綱,並由司徒老師、別老師與彭老師共同給予回饋,協助學員釐清與補充個案發展所需的事實前提,使個案架構更加完整。
個案發展工作坊在熱烈的討論下進入尾聲,司徒老師為學員頒發證書並合影留念,別老師也鼓勵學員們在工作坊後可透過訪談、聯合撰寫與學生討論,繼續完成個案;或是參考工作坊所介紹的個案發展步驟,發展適合自己課程所需的個案,再投稿回政大商管個案中心,透過個案平台的資源分享,協助國內大學老師與時俱進、精進教學,共同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學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