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博士生工作坊Ⅴ:以社會建構論之觀點重新詮釋我國政府KPI

日期 : 2020-06-15 單位 : 國傳英語碩士學位學程
【社科院訊】
社會科學學院學生事務辦公室與院導師於6月11日舉辦本學期最後一場博士生研究工作坊活動,由公共行政學系博士生王維德分享研究成果,並由院導師、政治學系副教授蔡宗漢主持,邀請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董祥開擔任活動與談人,吸引了院內外多位老師及碩博士生的踴躍參與。

開場時,主持人蔡老師特別感謝院長江明修特地撥冗到場親自參加討論,更感謝院長一直以來都十分支持博士生工作坊的活動。接著就由博士生王維德分享其研究:「重新詮釋我國政府之KPI—以社會建構論之觀點」,進入今天演講的討論主題。

王維德表示,其研究架構是以社會建構論為基礎,重新思考KPI相關制度、訂定方式及產生的問題,並提及政府在訂定KPI時可能制定得不夠關鍵、不夠績效或缺乏適當的測量指標,但在KPI產生問題的同時卻也無法提供完整的思考邏輯跟架構。而王維德提到自身也是公務員,他認為對於一個公務員來說,有不同的觀點、另類的思維,對於運作上往往按照前例、缺乏創新的政府是有所幫助的。而社會建構論則提供不同的角度、思維,因此王維德認為運用此觀點去重新檢視KPI、績效管理是有其優勢存在的。

王維德提到政府KPI會產生問題是因為KPI來自於績效管理,而績效管理強調市場機制以及顧客導向的方式來增加效率還有降低成本。但在政府實務運作上,提升效率是很難定義的,因此政府時常便以降低成本作為績效管理目標。而王維德表示政府每年對於KPI達成率大約是80-90%,但其績效公民大多是無感的,因此王維德提出這樣公民無感的績效到底是否為績效?而他也認為政府機關於績效管理上其實是球員兼裁判的角色,績效自己訂,目標自己達。

王維德認為在訂定績效目標時應透過「社會建構論」的觀點,它強調社會中所建構的知識及真實概念,是由人們所詮釋的事實加以呈現,即其意義的產生有賴於人們主觀過程的客觀化,也就是透過社會互動、面對面情境,了解彼此的差異以「交互主觀性」來產生共識。

王維德以社會建構論觀點來反思政府績效管理制度提到,績效目標的本質是什麼?行政機關的績效是由長官訂定下屬聽命,而若有一天績效目標是由下層來作決定,其可能會害怕其訂定目標無法達成並影響考績的風險。王維德表示績效與考評綁在一起是為了促進達成目標,但若以其達到的目標值或比例來作排序,機關可能會產生其訂定的目標不具挑戰性且容易達成的,因此有意義的績效目標應該是政府了解民眾的需求,並與公民去共同建構的。而王維德也提及假設單獨以完成的時間及數量來作為評量政府施政的標準,容易使公務員陷入「目標錯置」的迷失,習慣被工具理性的績效所控制,而自身的反思能力也將逐漸消失,因此應建立合乎實踐、公平及正義的政策績效場域,擺脫「上層政治決定,下層具體化」的舊有思維。

而對於政府績效管理的未來發展,王維德建議應追求實質理性的績效目標,而維繫公平、正義之健全社會更是確保其交互主觀性持續運作,並與公民發展一種「我們的關係」(we-relation),期望透過運用社會建構論的觀點,所建構之績效目標能夠真正的與社會、公民產生密切且有感之相關性。

董翔開老師對於此研究給予很大的肯定,並提到在訂定指標時往往會產生Gap及目標錯置的問題,且公部門在目標多元的情況下,要訂定一個衡量績效指標是有困難性的。而院長江明修也提到在公共治理研究及實踐過程中,政府不是一個手段,其本身也是公民社會的建構者及對話者,並向公民學習。而蔡宗漢老師最後也提出若要公民參與、公民對話,其實需要有誘因來促進目標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