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博士生工作坊Ⅳ:阿美族太巴塱部落空間民族誌-我族觀點的詮釋

日期 : 2020-06-05 單位 : 國傳英語碩士學位學程
【社科院訊】
本院學生事務辦公室與院導師於6月3日舉辦第四場博士生研究工作坊活動,由院導師、社會系副教授高國魁主持,邀請民族系博士生林榮康分享研究成果,由民族系副教授張慧端與修平科技大學助理教授鍾炳永擔任活動與談人。活動吸引20餘位院內外老師、碩博士生參與,討論十分熱烈。

林榮康以「阿美族太巴塱部落空間民族誌-我族觀點的詮釋」為題,分享其研究構想,欲從「我族」的觀點出發為過往民族誌開啟新的視野,釐清經由殖民者之空間治理介入而隱蔽的歷史偏誤紀錄,進而透過「空間民族誌」的書寫重新挖掘與重新建立太巴塱部落空間的原真性。

林榮康首先以法國社會學家亨利.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為例,切入指出空間生產的再現有其歷史,太巴塱的部落空間基於殖民者與阿美族於空間治理上的感知差異性,部落空間因此隱含著權力關係。從阿美族自身的空間治理,經由17世紀荷蘭人、明清、日治,最後是國民政府來臺,隨著政權的轉移,空間逐漸隨著時間推移,林榮康指出必須推開這些空間的再現,才得以重新看見阿美族與太巴塱部落的原真性。

接著他再以英國地理學家大衛.哈維(David Harvey)對資本空間的理解與法國哲學家喬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所提及的神聖空間,說明「資本主義的生產空間」與「阿美族的普遍經濟」的差異。資本主義強調大生產、整齊與消費,而普遍經濟則強調均衡、凌亂與互惠性的交換。以第二組整齊/凌亂的對比為例,林榮康指出阿美族對作物的治理,並非以提升產量的資本邏輯運行,將不同的作物分開種植;反之則以與大自然的共存與均衡為想像,將多元的作物種植在一起,以利面對不確知的自然災害。

長期針對巴塔耶進行研究的鍾炳永老師與研究原住民文化的張慧端老師,都給予此研究許多肯定。鍾老師指出學界並未有從空間切入來應用巴塔耶的理論觀點,此研究一方面是原住民面對資本主義的重要議題,如「魚菜共生」如何因資本主義的介入而轉變。張老師則肯定林榮康以「整體觀」來認識田野,並指出彼此亦師益友的相互學習。

社科院院長江明修與副院長黃東益也全程參與討論,並肯定本次工作坊的交流討論,將對博士班同學在進行研究過程中會有極大的助益。高國魁老師總結時表示,社科院將持續舉辦博士生工作坊,提供平台鼓勵來自不同領域、科系的博士生,彼此進行跨學科的學術交流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