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創作獲獎人暢談秘訣 化天賦為研究能量 讓自身才華展現光芒

日期 : 2019-12-27 單位 : 研發處
【研發處訊】
研發處「大專學生研究計畫創作獎頒獎典禮暨獲獎人經驗分享會」18日展開,特邀107年度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創作獎8名得獎者分享其心路歷程,其中6名登台暢談得勝秘訣,眾人皆不約而同地指出,別對尋求老師的協助感到不好意思。研發長倪鳴香稱讚政大大學部學生資質卓然超群,建議同學把握機會申請大專學生研究計畫,更提及,大學與研究所之差異,就好比前者為吃麵包,後者為做麵包,鼓勵同學們自大學時期起,就習得做麵包的好功夫。

107年度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全國申請總計7,222件,核定通過3,123件,通過率43.24%,政大通過率則為71.67%,遠超全國平均;創作獎的全國獲獎率為7.8%,政大獲獎率更近全國三倍之多,高達22.9%。107年度政大獲獎學生(指導教授)總計8人,包括地政學系黃照軒(孫振義)、金融系方麒豪(林士貴)、外交學系李宜靜(翁燕菁)、中國文學系謝忠晟(林宏明)、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馬詩淇(荒井夏來)、社學學系李至承(陳信木)、資訊科學系郭芷瑄(李蔡彥)、資訊科學系洪辰瑋(蔡子傑)。

為提早培育各領域研究人才、鼓勵大學生儘早接受研究訓練、計畫執行,科技部訂有「補助大專學生研究計畫作業要點」,凡申請通過者可獲8個月4.8萬之研究獎學金,而若研究成果經科技部審查優良者,則可加以獲得「研究創作獎」及2萬獎學金。政大也另訂「鼓勵大學部學生申請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辦法」,凡完成申請程序者皆可獲5,000元獎學金,而通過者再得5,000元。

研發處指出,計畫申請對就業及升學具一定幫助,並以獎助金鼓勵同學踴躍申請。「我原先兩手空空,老師看了尷尬地叫我多讀點書。」著迷於甲骨學的浪漫色彩的中文系謝忠晟,起初也同樣迷惘於不夠認識,在老師簡單提點下始從通論、概論,讀到專書、學術論文及期刊,「先問有沒有,再決定未來吧!」謝忠晟指出,書不會白讀,先裝載知識於腦內,研究主題應運而生;從課堂報告多花點心思,也可能成為計畫主題的靈感來源。

選擇教授蔡子傑作為大三專題研究指導教授的洪辰瑋,於老師介紹下接觸了Pepper機器人,且開啟研究興趣,並一魚多吃將專題投報大專生計畫。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研究主題的特色,且富有創意以及發展性的題目。

然而,若同學的興趣所在並非其科系的專業對口,又成了申請的一大難關。「只要你願意開始,很多事沒想像中的難」外交系李宜靜為進行跨領域研究,便找了政治系副教授翁燕菁協助指導法律類計畫,她建議已若挖掘具興趣之議題,且存有申請計畫之決心,可放膽請求老師指引。同樣進行跨領域研究的方麒豪,從金融跨足至資料科學,比起對新領域感到迷惘,他倒直接投入學習,「現階段能獲取知識的管道很多很多,重點是你積不積極」無論是詢問應數系教授、同學,修習相關學門,抑或找尋線上教學,皆是他探究程式學習及數學難題的錦囊妙計。

至於研究進行的八個月間,難免碰上窒礙難行,資科系郭芷瑄即因實習與課業雙重壓力夾殺,而於計畫通過後遲遲未能有進展,對此她建議,即便無進度,仍可與老師持續開會討論,「哪怕是日常聊天也好,也可能在過程中解決關卡,或至少讓老師不曉得你在煩惱什麼」。地政系黃照軒同樣指出適時向指導老師求援,有助於脈絡的清理及重整。曾長達兩個月處於碰壁期的黃照軒表示,於計畫中填入具體的步驟及內容並非易事,有時重覆閉關思考,反而落入缺失邏輯的鬼打牆中。未來欲攻讀博士班的國貿系馬詩淇,便藉此了解自己是否喜歡研究,經訓練也激發邏輯論述能力,盡量選擇有興趣的主題做,過程中碰到許多困難及挫折,她以熱忱克服挑戰帶來的挫敗感,才能堅持下去。

眾人不約而同地將指導教授作為萬靈丹,但過程中的禮節也須加以注意。社會系李至承點明,與老師信件往來時切記書信禮儀,也別兀自找了指導老師協助研究卻半途而廢,「這樣僅只浪費老師和你的時間罷了」,他也指出除指導教授給予方向外,也能藉交換生計畫拓展既有資源,多與同儕討論也能吸收各種見解,做為研究養分。

「大專生計畫,能讓你提早知道如何做麵包,並烹調你喜歡吃的麵包」研發長倪鳴香將研究比作麵包,鼓勵同學藉由申請科技部大專生計畫,提早於大學期間參與學術知識建構。而曾於大學部開設質性研究課程的她,也指出政大同學秉賦優異,不妨將天賦化作研究能量,為個人履歷增添分量,未來替國家社會解決問題。